晴時多雲

政府法人缺監督 研發淪打雜

2017/07/25 06:00

經濟部強調,未來法人革新將還其本來面目,也就是「釐清業務」,希望研發法人能專注在研發任務上,避免被外包業務或與民爭利的項目「分心」。(記者黃佩君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不少政府法人業務高度仰賴公家委辦案件,尤其是工研院、資策會等大型研發法人,委辦業務比重達七、八成,宛如「準」政府單位,卻也使得原來的研發目的淪為替公部門「打雜」。立院預算中心曾指出,許多法人雖政府捐助未達到五成,但委辦收入幾乎全為政府業務,法人不但藉此規避監督,也成政府閃躲公部門法規限制的「白手套」。

政府捐助法人的「監管」標準是捐助額是否超過五成,若超過者,其高級主管薪資、財報必須公開給政府單位、立法院審議,立法院也可要求備詢。不少大型法人看似捐助不到五成,不過業務均來自政府委辦,不只不受立法院監督,因大量承辦政府業務,也無法專注研發。

例如資策會,二○一五年接受政府委辦及補助達三十八.七億元,全年收入七十四%來自政府,但政府對資策會累計捐助比率卻不超過五成;同年,中衛發展中心、台創中心、中經院、工研院、商研院等單位的政府委辦及補助比率,也占收入的七十五%、七十六%、七十八%、七十四%及八十一%。

立院預算中心就批評,這些法人身負國家研發任務,卻因「外包化」導致研發淪為打雜,甚至要處理首長講稿、政務報告、政府宣傳等任務,進而造成組織及作為越來越僵固。

經濟部強調,未來法人革新將還其本來面目,也就是「釐清業務」,希望研發法人能專注在研發任務上,避免被外包業務或與民爭利的項目「分心」;而透過工研院的「開放式創新系統平台」項目,也能讓法人貼緊業界需求進行研發,避免過去只是幫政府做公關,與產業脫節情況一再發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