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金融業實際壞帳 專家:比官版高6.8兆美元

2017/08/28 06:00

金融專家分析,中國金融體系實際壞帳較官方數據還要高,是被界定為「不良貸款」或「關注類貸款」金額的5倍以上。(彭博)

編譯楊芙宜/特譯

中國潛藏債務問題受到各界關注。繼國際貨幣基金(IMF)之後,知名中國金融問題專家朱夏蓮(Charlene Chu)也警告,中國金融體系的實際壞帳金額遠較官方數字還要高出6.8兆美元(約206.7兆台幣),北京「維穩」使得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據她估算,迄今年底,中國金融體系壞帳將達51兆人民幣(約231.6兆台幣),是中國官方界定為壞帳類貸款金額的5倍以上。

是官版壞帳金額逾5倍

朱夏蓮是前惠譽(Fitch)信評分析師,是最早警告中國債務水準不斷上升、尤其中國「影子銀行體系」風險的人士之一,她所提出相關中國銀行業隱藏在資產負債表以外的高風險信貸等觀點,現已成為分析師的共識。「影子銀行」由非傳統借貸機構及個人、投資工具與產品、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的借貸行為等構成的類銀行體系,雖發揮如同金融機構的借貸融資功能,卻很少受到監管。

現任香港Autonomous Research合夥人的朱夏蓮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時指出,大家都知道中國存在信貸問題,卻經常忘記「問題有多大」。朱夏蓮根據中國央行數據、再加上自己測算的中國銀行業隱藏信貸,得出對中國金融體系總債務金額的估算,從2011年就備受矚目。

朱夏蓮新報告估計,迄今年底,中國金融體系壞帳總額將達到51兆元人民幣,是官方界定為「不良貸款」或「關注類貸款」銀行貸款價值的5倍以上;該估計隱含中國銀行業壞帳比高達「34%」,遠高於這兩類貸款迄至今年6月底的官方數據「5.3%」。

朱夏蓮表示,儘管目前還看不出中國瀕臨金融危機的跡象,由於中國並非大部分是由市場驅動的經濟體,中國政府可以「影響」借、貸款人雙方,例如下令國有銀行繼續向虧損的殭屍企業、或依靠銀行同業拆借短期資金的較小型銀行放貸,而「大幅延後」問題的爆發。

不過,她警告,北京這種推延、迴避承認損失的調控能力,將使問題變得更大、越來越惡化,「恐釀成原來以為絕不可能發生的大問題」,而現在中國正在進入這一領域。

儘管部分中國分析師認為,朱夏蓮估算方法隱含中國最終會發生經濟崩潰的假定,但沒人挑戰她的估算。例如,北京研究機構龍洲經訊經濟學家陳龍認為,信貸損失與經濟表現高度相關,即在經濟成長減緩時不良貸款通常會上升,若中國能夠防止經濟急劇下滑的「硬著陸」,信貸損失將會小很多,即便借貸槓桿激增,「問題是崩潰會不會真的發生」。

IMF批北京不願遏制債務

有趣的是,長期公布各國經濟成長觀察報告的國際貨幣機構似乎並不認同陳龍之類分析師的看法。IMF在8月中旬對中國的年度檢討報告中示警,中國經濟在中期突然出現「破壞性調整」的風險越來越大,主因北京依賴「刺激措施」來達到經濟目標,不願遏制已臻「危險」水準的債務。

這份報告指出,「國際經驗顯示,中國當前信貸軌跡是危險的,出現破壞性的調整和(或)經濟成長明顯減緩的風險增加」。IMF估計,儘管未來3年中國經濟成長較預估稍微加快,但迄2022年,中國的非金融部門債務將超過GDP的290%,遠高於去年的235%。該機構去年本來估計,中國未來5年的債務水準應可穩定在相當於GDP 270%的水準。

此外,中國還面臨消費借貸狂潮的新債務問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最近新報告則指出,過去3至4個月中國家庭債務成長飆升,短期消費信貸年增率高達35%,若照此速度發展,迄今年底預期將激增40%,幾乎追上中國公司約45%的淨新信貸成長率。該行估計,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司債務相對於GDP比率仍高達169%,中國家庭和政府債務成長率也達GDP的8-9%。

德銀報告指出,中國過去從未有過「消費信貸循環」,因此,中國銀行業能否「有效管理」消費信貸風險,未來幾年的某一階段將接受檢驗。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