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販久站不動 胸悶呼吸喘竟罹重度肺動脈栓塞險送命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沈姓魚販太太去年底感冒鼻塞吃藥好不了,症狀加劇出現呼吸喘、胸悶、心跳加快、咳痰又帶血,3個多月找了4名醫師都找不出病因,今年3月走不動掛急診,發現罹患急性重度肺栓塞恐猝死,緊急接受超音波震碎血栓合併導管溶栓治療成功,終於可以好好呼吸,今天她現身分享經歷,笑說「我復活了!」
中國附醫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說,肺動脈栓塞少見且診斷容易忽略,大多是下肢靜脈血栓引起,發生原因包括久站、久坐、臥床、少活動,或凝血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沈太太賣魚久站、有風濕因子加上2年前曾因脊椎手術臥床3個月,可能是罹病原因。
肺動脈栓塞患者做X光檢查無法發現,徐中和指沈太太到院時血氧濃度低下,經電腦斷層檢發現雙側肺動脈重度栓塞,阻塞管徑超過80%且長達6和12公分,這種大範圍栓塞,會影響血壓及血氧濃度,猝死風險高,且必須在黃金時間做溶栓治療,否則撐到急救才開刀取栓,死亡率高達50%到80%。
沈太太選擇溶栓導管合併超音波震碎,血栓用藥少、效果快,將一般靜脈注射和導管溶栓約5%腦中風降到零,也使溶栓成功率從60%至80%增加至95%,但要自費。
沈太太昨天現身分享經歷說,因為工作要久站,但膝關節退化幾乎不運動,又愛吃糕餅糖果,罹病時走幾路就氣喘吁吁,爬樓梯要老公推著走,治療後就像重生,現在為了避免復發,戒掉零食、多吃疏果,也和丈夫一起散步運動。
徐中和提醒,如果呼吸喘、胸悶,找不到原因,可以抽血檢測血栓指數,即早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