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新藥可望10年內問世

2017/11/10 16:02

子宮內膜異位症示意圖(中研院提供)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在育齡婦女身上,將引起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等症狀,若是疏於治療,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不孕。過去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式是透過開刀與藥物控制,不過中研院與榮總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的藥物治療方式,未來可望透過吃藥就能有效控制甚至根治病情。

過中研院與榮總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新型的藥物治療方式,未來可望透過吃藥就能有效控制甚至根治病情。(記者吳柏緯攝)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內存在一種名為DcR3的分子,與增強加子宮內膜細胞黏著力有密切的關係。

謝世良指出,若DcR3分子存在子宮內,將可以增加子宮內膜細胞的黏附力;但若DcR3分子出現在骨盆、大腸、卵巢甚至肺部,將使子宮內膜細胞在不正確的地方附著,進而演變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嚴重者更可能造成不孕。根據統計,有3到4成的不孕症都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導致。

高雄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蔡曉文與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陳怡仁,共同分析近百位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檢體,並與帶有DcR3分子的基因轉殖鼠的實驗後發現,雖然DcR3分子可造成子宮內膜細胞的黏附力大增,但只要控制DcR3分子後,子宮內膜異位也獲得改善。

基於這樣的研究發現,研究團隊認為,只要新藥能有效抑制DcR3的表現,將有助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陳怡仁則表示,這項藥物預計最快明年起投入動物實驗,盼能在十年內問世,造福為此疾病所困的病友。

陳怡仁也提到,常見的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都是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目前除了手術外,也會使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黃體素等藥物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症,但伴隨的副作用包含無月經、熱潮紅、不孕等。而且術後或停藥後仍有3到4成的復發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