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文字占卜寫詩詞教化人心 蘭博扶鸞文化開幕

扶鸞儀式的進行,需要正(右)副(左)鸞手共2人共同拿著鸞筆,先讓正鸞手被神明附生,開始占卜用鸞筆寫下教化人心的詩詞,副鸞手則在一旁輔助,不讓鸞筆拿的不正。(記者林敬倫攝)

扶鸞儀式的進行,需要正(右)副(左)鸞手共2人共同拿著鸞筆,先讓正鸞手被神明附生,開始占卜用鸞筆寫下教化人心的詩詞,副鸞手則在一旁輔助,不讓鸞筆拿的不正。(記者林敬倫攝)

2018/01/14 12:04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蘭陽博物館辦理的「台灣扶鸞文化特展」,於今日開幕,由高雄意誠堂關帝廟與和大潭保安宮省修社天恩堂的鸞生演示超過百年歷史的扶鸞儀式,展期至9月4日止;高雄意誠堂關帝廟主委洪榮豊指出,扶鸞是透過文字占卜,寫下神諭的詩詞,藉此教化人心。

台灣的扶鸞文化始於清末的宜蘭,屬於宜蘭讀書人成立的團體,最初由進士楊士芳及舉人李望洋所領導,是一種結合傳統教育、占卜儀式及勸世教化的信仰文化,清朝末年,主要用致力於戒除鴉片、倡導詩社及社會救濟等工作,對社會頗有貢獻,逐漸推廣至全台。

不過,現今台灣僅剩少數宮廟還有進行扶鸞堂,該文化已日漸式微,為了搶救即將消失的扶鸞文化,蘭陽博物館連續第2年辦理「台灣扶鸞文化特展」,展期到9月4日止。

洪榮豊指出,扶鸞儀式的進行,需要正副鸞手共2人共同拿著鸞筆,先讓正鸞手被神明附生,開始占卜用鸞筆寫下教化人心的詩詞,副鸞手則在一旁輔助,不讓鸞筆拿的不正,一旁則有記錄員記下鸞筆寫出的詩詞。

洪榮豊表示,扶鸞文化就是要透過鸞筆寫下的詩詞,進行道德勸說,如果能夠好好推廣,可以讓國家的社會氛圍變得和諧。

扶鸞儀式開始後,一旁有記錄員記下鸞筆寫出的詩詞。 (記者林敬倫攝)

扶鸞儀式開始後,一旁有記錄員記下鸞筆寫出的詩詞。 (記者林敬倫攝)

蘭陽博物館辦理的「台灣扶鸞文化特展」,展期至9月4日;圖為鸞筆。(記者林敬倫攝)

蘭陽博物館辦理的「台灣扶鸞文化特展」,展期至9月4日;圖為鸞筆。(記者林敬倫攝)

蘭陽博物館辦理的「台灣扶鸞文化特展」,展期至9月4日。(記者林敬倫攝)

蘭陽博物館辦理的「台灣扶鸞文化特展」,展期至9月4日。(記者林敬倫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