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主動脈狹窄怕動手術 8旬翁心肺腎衰竭驚險重生

張爺爺完成手術順利出院(右二),孫女分享心路歷程。(記者陳昀攝)
[記者陳昀/桃園報導]84歲張爺爺3年前被診出心臟主動脈狹窄,卻因不敢動手術,今年7月引發急性心、肺、腎衰竭被送到衛福部桃園醫院,當晚執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休養數月,今天終於順利出院,桃園醫院為他舉辦重生派對,張爺爺穿上自己最心愛的西裝和紳士帽,在張奶奶陪同下出席。
心臟外科主治醫師袁于婷說明,主動脈瓣膜是血液由心臟輸送到全身的一道門,但老化容易造成瓣膜鈣化變硬,導致血液輸送不足,65歲以上長者罹患率約2%,因為血液輸送功能降低,容易有胸悶、易喘、頭暈等症狀,嚴重者猝死風險頗高,只有5成患者可以存活超過2年。
張爺爺的孫女分享說,張爺爺罹病後經常暈厥、喘個不停,體重也不斷消瘦,今年7月住進加護病房後,家人擔心爺爺年紀大、風險高而不敢安排開刀,可是當時爺爺已插管、瀕臨死亡,只好放手一搏,手術完成後還依靠葉克膜支撐3個月,所幸爺爺順利康復。
袁于婷說,張爺爺7月因罹患急性心臟衰竭,連帶肺、腎衰竭入院,當晚就緊急啟動心臟外科手術團隊為爺爺執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後以葉克膜支撐心臟功能3週、第4週由胸腔內科接手呼吸訓練及照護,第6週順利自主呼吸,術後3個月就轉進復健科病房。
桃園醫院院長鄭舜平指出,桃園醫院明年初會引進新型複合式手術室,屆時將能施行更高階的手術,以張翁的案例來說,現在是執行傳統的開胸手術,未來就能透過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以更小的傷口完成手術。

醫療團隊獻花給張爺爺(左四)。(記者陳昀攝)

桃園醫院為張爺爺舉辦重生派對,慶祝手術順利。(記者陳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