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男子下背痛到生不如死 竟是脊椎關節炎作怪

2017/03/14 06:00

▲脊椎關節炎會出現下背痛,位於腰椎處。 (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脊椎關節炎除下背痛,也會影響周邊關節如手腳等處疼痛。(記者蔡淑媛翻攝)

慢性下背痛小心是脊椎關節炎!29歲的陳姓廚師從16歲起就深受下背痛所苦,經常全身像被電擊般痛苦,無法工作,且一直未被正確診斷,直到去年確診罹患中重度僵直性脊椎炎,並進行生物製劑治療,疼痛才改善。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領軍一項橫跨歐亞非、拉丁美洲等19國跨國流行病學研究,調查51所醫院逾2500例慢性下背痛病人兩年,發現青壯年下背痛,大部分被錯誤或延誤診斷,其中近3成是自體免疫問題造成脊椎關節炎,今年1月發表於國際期刊「關節炎研究及治療」。

魏正宗指出,慢性下背痛有6成是脊椎外傷或結構異常,但有3成2是自體免疫疾病造成脊椎關節炎,例如僵直性脊椎炎等,有些患者做一般X光等影像檢查恐看不出來,大多合併出現手腳等處周邊關節疼痛,常被誤認是痛風或一般的腰痠背痛、椎間盤突出。

研究也發現,脊椎關節炎常好發於20到45歲青壯族群,多是遺傳基因造成,加上抽菸、感染或外傷誘發,平均發病年齡28歲,但大多發病10年後,才被正確診斷出來。魏正宗說,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黃金期為10年,以非類固醇止痛藥和免疫調節劑治療有7成療效,嚴重者才要用到生物製劑,但如果拖延未正確治療,會造成脊椎沾黏、鈣化,變成竹竿腰,不但疼痛也無法彎腰、轉身。

陳姓廚師過去曾經不明原因感染發燒昏迷和車禍,出現下背痛、手腳關節疼痛、背部僵硬下不了床,他形容痛起來生不如死,無法工作久站,甚至要用爬的才能出門,但就醫被認為是痛風、骨裂或椎間盤突出,長期使用類固醇及消炎止痛藥、加上偏方,花費數十萬卻都無效;後來意外發現祖母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才正確就醫。

魏正宗提醒,台灣脊椎關節炎盛行率約為1%,如果45歲以前發生下背痠痛或僵硬,超過3個月,休息無法減輕,或有夜間疼痛、晨間僵硬等症狀,平常彎腰指尖離地測試超過10公分,建議就醫免疫風濕科診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