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星期專訪─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修法打造新農業 重建食安信心

林聰賢小檔案

林聰賢小檔案

2017/05/01 06:00

記者黃以敬、溫春華/專訪

禽流感、戴奧辛蛋接連衝擊食安及農業,上任兩個月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面對接連震撼彈,直言台灣一路發展,相對累積農業環境污染,工業原料與廢料也衝擊農業生產,過去卻是多頭馬車管理,須建立更橫向的跨部會勾稽制度,農委會目標在一○九年推出全國單一的安心消費TGAP新認證制度,要重建消費者信心,賦與農產更優質、安全的品質保證。

全國兩百多萬公頃廣義農地,幾乎台灣的三分之二,但濫用、閒置問題叢生,林聰賢更宣示,預定六月完成全國農地盤點,台灣須有更現代化、優質化的「新農業」,將修法讓農地化零為整,確保有八十萬公頃可耕農地、四萬專業農夫實際務農,保障國人安全糧食供給,污染、違規農地則要清理開罰,農地農用改為直接「對地補貼」,專業農夫的年收入將提高到一百八十萬,農業先強本,下一步更走入國際競爭。

109年推出TGAP農產安全標章

Q︰食安問題從加工品蔓延到初級食材;禽流感、農藥爭議甚至雞蛋出現戴奧辛,如何看問題?如何改善?

A:外傳農委會要開放百種農藥,須澄清這有很大誤解,根本不是新增項目,而是延伸用藥。因台灣地小、農作混雜,限用稻米的農藥,可能噴飛到旁邊的蔬果,對人體未必有害,但導致無法上市、農民損失慘重,因此早在一○三年、前任陳保基主委任內就已核定要檢討,讓合法農藥可延伸準用到其他作物,這是不分藍綠的延續性政策,是要合理保護農民權益,不會損及食安。

至於戴奧辛蛋,十多年前也發生過鴨隻誤食污染土壤而惹禍,當年部會分頭追查污染很費時。如今蛋雞也傳污染,所幸有散裝蛋QRcode制度,讓追查更省時精準,初步調查後,不排除有農民在飼料中自行添加土石肇禍,污染源追查應很快會有結果。

無論毒蛋是否為個案,不可迴避的現實是,台灣面積小,可用平地更少且珍貴,農地緊鄰工業區也與民宅混雜,農作須面對工業原料及廢料污染威脅,所以農產與污染管理不能再是多頭馬車,農委會、衛福部、環保署等部會的勾稽管理須更橫向整合,力保非法物料不能進入農產食物鏈。

農委會也將加速建立更完整深入的農產品「生產履歷」,要提高生產、物流、展售等各環節把關責任。現有吉園圃、 CAS等認證也將整合,最快一○九年會推出全國性的TGAP安全標章,環境、用藥、包裝、輸送等產銷流程均須檢驗安全,要重建國人對農產的信任。

Q︰但污染推陳出新,農產管理似乎多在亡羊補牢?如何更從源頭改善?

A:更根本是希望農業用藥「減法」,輔導減少用藥、不添加。也要推廣「生物防治」,例如福壽螺,可用魚鴨天敵取代農藥,兼顧驅蟲及環境減污。農委會更將推行「植物醫師法 」,以往田地多由農民自行施藥,未來須由專業植物醫師開立處方箋,才能買藥用藥。

除管理面的「推力」,另一方面要擴大消費面的「拉力」。「四章一Q」政策就要整合全國百萬學生及國軍的營養午餐,全面要求用優質食材;下一步要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鼓勵減少用藥的友善耕地,還要修「食農教育法」,都是要以消費力促使提升農產品質。希望一○九年全國至少有一.五萬公頃友善耕地。

確保80萬公頃安全糧食耕地

Q︰浮濫農舍、違規工廠佔農地也是沉痾,政府宣示要推「新農業」,最大挑戰恐是農地農用未落實?

A:危機必須化為轉機。台灣必須推動更安全、優質化的「新農業」。 農委會第一步是進行全國農地盤點 ,預計六月底前完成,先要確保全國有七十五萬到八十一萬公頃的安全糧食耕地,要將破碎耕地整合為「生產專區」,其中二十七萬公頃更要提升到優質農用,且要開放更多元民眾務農。

以台南善化農地盤查為例,兩千八百五十二公頃農地,短、長期閒置就有約兩百八十七公頃,還有一千三百多公頃則屬無農保地主。從小看大,全國閒置或名不副實的農地恐佔高比例。

濫用開罰 農地農用對地補貼

過去農地農民免稅,想務農者不易租到地或口頭租約無保障,也因此每年數百億元的公糧保價收購、休耕補助等補貼,優惠地主卻未必能保障耕作者。未來要修土地法,建立「全國農地銀行」,須讓耕作者可更合法的租到地;明年起,農業補貼將改為「對地補貼」,須真正補貼到有農作的農地及實際務農者。

更重要的是提高農民收入,將提高農業保險、溫網等耕作補助,讓農業獲利更提高,目標要讓專業農戶年收入能從目前的一百三十萬提高到一百八十萬。藉此也可改善農村人力外流問題,目前全國約有一千多名兼職農夫在耕種,未來期望能吸引四萬名專業農夫投入農作。

其餘污染及違規使用的農地,資訊則須公開,該罰就罰、該拆就拆。還有一些已有群聚效應的農地,則可討論是否以回饋付費方式活化釋出,不是就地合法,而是農地活化創造更高效益。

豬農提高品質 不怕美豬來

Q︰也不能無視美豬等國外農產品叩關,台灣農業又要如何面對?

A:農業、農民有競爭力,才有本錢面對外國挑戰。國際貿易要出口,當然也要進口,所以馬政府時代開放瘦肉精美牛,瘦肉精美豬也恐是無法避免的國貿壓力,健康風險問題須由衛福部做專業考量,農委會則要提升豬農產業競爭力,國內也不應用瘦肉精,肉品品質提升,國人都愛用國產豬肉,就不用怕美豬。

國外基改黃豆、小米、玉米也想進來,所以要推「大糧倉計畫」,鼓勵中南部農地從較耗水的稻作,改種較省水的雜糧,國人糧食自給率能從三十六%,三年增到四十%,要讓國人優先選購國產品。

台灣也須進攻國際,毛豆已搶佔日本近五成市場,未來將再選擇香蕉、釋迦、鳳梨、芒果等,及文心蘭、蝴蝶蘭等高價花卉進攻國際。農業須採用現代科技化,克服供貨及品質不穩問題,反攻高價市場,走向國際企作、客製化。

Q︰主委自宜蘭到中央,地方經驗可作為全國政策參考?

A:台灣許多農業問題,大多是在處理環境長期遭破壞的苦果。而宜蘭是全國第一個禁用除草劑的縣市、率先提出「健康飲食權自治條例」等,農業產值不是全國最高,但農業豐富,友善環境耕作風氣盛,因而保持好山好水、成為國人公認的幸福夢土!

這些經驗讓我確信,以永續環境為念,修復台灣的農業環境,應是當務之急。推廣友善環境耕作、強化食農教育、鼓勵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都是希望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新農業重點;再搭配農村再生計畫,鼓勵青年回鄉、扶植中小型農企發展,讓農村再生完成最後一哩路,都是想為台灣農業做的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