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胃基質瘤17公分 大到不能開刀

2018/06/17 06:00

▲和瓜一樣大的胃基質瘤,因為太大已不適合開刀。(照片提供/趙昭欽)

文/趙昭欽

▲老人家的身體狀況,家人多關心,可早發現健康問題,早作檢查和治療。(照片提供/趙昭欽)

81歲汪老太太(化名)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定期在診所追蹤治療,最近一週感覺全身無力,頭暈合併噁心現象,家人陪著來醫院掛急診。

檢查後發現老太太的血壓、血糖皆在正常範圍內,但血紅素才5.6gm/dl(成人女性正常值為11.0-16.0gm/dl),有嚴重貧血的情形,急診醫師因而收她住院,並為她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老太太因貧血合併陽性糞便潛血反應,疑似消化道出血,作胃鏡檢查時發現胃體部上端有一個約6公分的黏膜下腫瘤,中央凹陷合併潰瘍及出血,懷疑可能是胃基質瘤。

因此再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果然發現有一個向腹腔內生長的腫瘤,約有17公分大!胃鏡切片報告證實是GIST(胃基質瘤),因腫瘤太大了無法開刀,轉介腫瘤科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再評估是否能接受手術切除腫瘤。

胃腸道基質瘤雖然發生率不高,只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1%,其中一半發生在胃,其次是小腸的位置,但它是一種會危害生命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平均發生年紀在60歲左右,較少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胃腸道基質瘤臨床上較常見的症狀包括出血、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但較小的腫瘤常是在做內視鏡檢查時意外發現,無任何臨床表徵。

對於內視鏡發現的黏膜下腫瘤,若疑似基質瘤,原則上開刀切除,但胃的黏膜下腫瘤若小於兩公分,建議可觀察追蹤,若追蹤過程腫瘤變大合併出血,潰瘍或病理檢查確認是基質瘤等,則仍需開刀治療。

在開刀前,除內視鏡外,腹部電腦斷層、內視鏡超音波等相關檢查應齊備,對於診斷及分期更有準確度。

先標靶藥物治療觀察

胃腸道基質瘤以腹腔鏡手術是目前的首選治療方法,可減少手術併發症也可縮短住院時間,若腫瘤太大則仍以傳統手術治療為主,腫瘤大到不能開刀的病人,目前有標靶藥物治療,對於病況改善也有良好效果。

老太太表示,雖然常覺得腹脹(膨風),有時候噁心想吐,但吃吃胃散就比較舒服,因此也都沒跟家人提到身體的不適。建議家人可以多主動詢問、關心老人家的身體狀況,以便早發現健康問題,早做檢查和治療。

(作者為岡山秀傳醫院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