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臉部傷口見骨 9旬嬤罹皮膚癌

2018/06/22 06:00

▲經過手術切除腫瘤,加上皮瓣縫合傷口,讓原本潰爛的傷口加速癒合,且恢復外觀。(照片提供/黃介琦)

圖.文/黃介琦

▲病人到門診時,臉上3公分的傷口已潰爛流出血水,甚至發出惡臭味。(照片提供/黃介琦)

93歲的許阿嬤走進門診時,很難讓人不注意到她。她左側臉有一個3公分大的傷口,傷口深可見骨,且流出血水。

阿嬤自己也記不得從何時開始,臉上長出米粒般大小的東西,她曾用手摳除它,但半年內,傷口愈來愈大,兒子發現不對勁,趕緊帶她就醫。

採用局部麻醉 切除腫瘤

經詳細檢查後,發現她的臉上傷口是鱗狀細胞皮膚癌。因她年事已高,於是採用局部麻醉切除腫瘤,再用皮瓣手術縫合傷口,加速術後傷口癒合,疤痕比較美觀,後續再做定期追蹤。

除了恢復顏面功能外,同時也讓阿嬤找回自信,敢面對人群,找鄰居聊天。

皮膚癌的表現多變化,初期時往往不痛不癢,很容易就會忽視它的存在,如果不理會,可能會惡化。

一般常見導致皮膚癌的原因為紫外線傷害,因此長期日曬的工作者(如農夫、工人等),曝曬部位都是皮膚癌最常見的發生位置,包括: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皮膚癌及黑色素瘤,所以當皮膚長出不明的腫塊、原有的痣突然顏色改變或變大、開始流血、或出現長久不癒合的傷口,就要儘速就醫,接受詳細檢查。

皮膚癌侵犯的部位深度和惡性度都決定了不同的治療方式,像黑色素細胞癌的惡性度較高,手術切除的範圍往往比其他兩者大,而早期的皮膚癌治療效果較佳,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切除、放射療法、電燒刮除、冷凍療法等,如果侵犯的深度較深或是已經轉移,就需要一個治療團隊,依據不同的病患設計一個適當的治療計畫。

預防皮膚癌 防曬勿馬虎

預防皮膚癌發生一定要經常自我檢查,包括:臉部、手背、前臂及小腿等經常曝曬太陽的部位,查看有無不正常腫塊或新生的黑痣。

為減少紫外線長期對皮膚的傷害,防曬工作不可馬虎,尤其很多人以為防曬工作只是為了防止黑斑,其實防曬工作是為了防止皮膚癌發生,若需要在戶外工作或騎自行車運動,都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曝曬,建議戴上頭盔、穿長袖及長褲保護皮膚不被曬傷。

同時在曝曬的臉部、手背等處,適當塗抹運動型防曬乳液。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