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學者轟台教授︰利用健保資料庫量產論文

2016/03/14 06:00

當事人︰通過專業審查 確有益臨床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近期兩名美國學者投書《醫學(Medicine)》、《歐洲內科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等國際期刊,點名國內的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高姓教授,去年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至少發表一百五十一篇論文,質疑是在量產學術價值低的研究;但高姓教授有回信期刊感謝意見,並澄清所有稿件均通過專業審查,且確實有益臨床醫師。國際期刊並未因投書而對論文做其他處理,但消息傳回台灣,引用健保數據大量發表論文是好是壞,引發醫界熱議。

有學者轉發該投書提到,雖然超過一百五十篇論文來自六十位不同人的第一作者,但通訊作者均同一人,認為該教授是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以同樣研究模式,描述兩種臨床情況相關性,看來是以「模版化」方式進行,而這些論文對於想做文獻調查的臨床醫師似無助益。

也曾運用健保資料作研究的中國醫大精神醫學科教授蘇冠賓受訪表示,國外很難想像台灣健保資料庫可以涵蓋國內九成以上投保人口的醫療行為,投書是「合理懷疑」,但據他了解,高教授是在大學有一團隊專門處理健保資料庫的龐大數據處理,若其他學者有需要,就會提供相關協助合作,因而在多篇論文掛名,形成「量產」感覺,內容沒有問題。

不過,醫界也有人指出,健保資料庫是醫療院所向健保申請給付的資料,可能與實際情況有落差,研究可信性恐會受影響,且教授用健保資料就發表上百篇論文,難免引發重量不重質的質疑。

蘇冠賓坦言,利用健保資料庫進行的研究可以提供一個方向,但確實呈現的結果不一定準確,解讀更是要小心,例如曾有安眠藥增加腦癌風險、好的精神藥物反而提高失智症風險等相關研究,均是健保資料庫的研究產物,只看數據就篤定是因果關係,卻忽略患者本身較差的生理狀況、臨床醫師的用藥評估標準,可能造成民眾恐慌,類似研究工具應是提供臨床兩種情況的「相關性」方向,進一步做出因果假設,但仍要再以其他更嚴謹科學研究證明假設是否成立,會更有參考價值。

健保署︰若有助公共利益 樂見其成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不針對個案評論,但若健保資料庫對於醫學研究、促進公共利益有所提升,當然會提供使用,也樂見其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