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產小麥夢 大城實現200公頃

用台灣小麥製作的「喜願麵包」。(喜願麵包提供)

用台灣小麥製作的「喜願麵包」。(喜願麵包提供)

2017/02/13 06:00

翻轉惡劣風頭水尾環境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西南角的大城鄉素有「風頭水尾」之稱,當地天候條件嚴苛,土壤貧脊,但五年前,「喜願麵包」負責人施明煌懷著「國產小麥夢」到當地尋找契作農戶,從剛開始十位農民到今年已有二百位農民加入,栽種面積也從八公頃躍升到二百多公頃,讓大城鄉成為「小麥的故鄉」,創造出「黃金麥浪」傳奇。

昨天彰化縣府、大城鄉公所、大城鄉農會在大城國小共同舉辦「黃金麥浪節」,許多農民生平第一次吃到自己栽種的小麥製作而成的「喜願麵包」。鄉民卻用小麥翻轉自己的命運,關鍵人物是「喜願麵包」負責人施明煌。

5年前從8公頃開始種起

五年前,施明煌帶著他的小麥籽來到大城鄉尋找「友善土地」的農夫,第一期只有十人參加,總栽種面積才八公頃,農民以冬天裡作栽培,每分地可收成三百公斤至五百公斤,施明煌以每公斤三十元收購,碾成麵粉作麵包。施明煌說,大城鄉冬天風大,適合小麥生長,台灣的小麥粉因為新鮮,作成麵包特別好吃,不愁沒銷路,但他不會因此持續擴大生產面積,因為要維持不噴農藥、不用除草劑的農作,只有「友善土地的小麥」才有意義。

自己種的小麥 農民開心吃麵包

小麥產銷班長劉基生說,大城鄉年輕人不斷外流,能種的作物不多,冬天都任由農地荒廢;小麥容易種,不用施肥、噴藥就能有收穫,加上農委會有雜糧補助,種植的農戶遽增,今年栽種面積已超過二百公頃,農會也發展出小麥粥,麥仔餅、麥仔粿、爆麥香等延伸商品。

施明煌說,種植小麥不會跟稻米產生排擠效應,只要糧食掌控在自己人手裡,在地農民永遠是獲利者,他鼓勵稻農利用二期稻作收割後種植小麥當裡作,這不可能「大發利市」,但多少可以補貼一下種植收益。

他強調,種小麥是一種「價值觀」,是作物與土地跟人的互動,若種植普遍化,麵粉食品可以無限延伸,不管麵食、饅頭、麵包等糧食文化都可以「深耕」且永續經營。

農民第一次吃到自己種的小麥製作而成的「喜願麵包」。(記者顏宏駿攝)

農民第一次吃到自己種的小麥製作而成的「喜願麵包」。(記者顏宏駿攝)

大城鄉隨處可見「黃金麥浪」的景象,目前小麥栽種面積逾200公頃。(記者顏宏駿攝)

大城鄉隨處可見「黃金麥浪」的景象,目前小麥栽種面積逾200公頃。(記者顏宏駿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