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灣隧道防空洞 破萬人次參觀

西子灣隧道前出現數百公尺排隊人潮。(記者王榮祥攝)
民眾爭相探訪隧道裡的隧道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西子灣「隧道裡的隧道」本月首度開放,短短五十公尺神秘空間累計吸引破萬人次排隊參觀,民眾熱情不但讓負責策展的中山大學師生超級振奮,也讓高雄市政府主導的興濱計畫增添人氣。
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表示,因民眾反應超乎預期,團隊正積極研究另一個策展主題,且希望能儘速推出。高市都市發展局則指出,師生創意與民眾回應給予隧道更多想像空間,會繼續啟動興濱計畫(從山、港、鐵、町四主軸,再造哈瑪星歷史場域的文史計畫)串連隧道周邊,建構更豐富、更有意思的文史空間。
「隧道裡的隧道」其實是隧道裡的防空洞,洞口距離西子灣隧道入口約七十公尺,總長約四百公尺,可連通登山街六十巷古道及西子灣海水浴場,曾是二戰時期作戰指揮所,並作為兩千人防空避難所,戰後成為港警辦公室,去年七月港警撤出後交由交通部航港局管理,平時封閉不開放。
高市都市發展局說明,一九二八年完工的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因具有軍事設施文史價值,於二○○四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二○一六年更納入「興濱計畫」親山計畫一環,本月與中山大學及航港局合作,透過興濱計畫重啟活化,首度開放部分空間。
中山大學指出,首度開放防空洞的距離約五十公尺,運用港灣今昔照片文物及「西灣學堂」裝置藝術,邀市民朋友穿越隧道回味從幼稚園到大學的過往,兩天來累計超過萬人參觀、反應熱烈。
中山大學策劃 將推出各種主題展
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計畫執行吳涵瑜說,團隊正積極策劃下一個主題展,屆時再邀請大家來看看不同情境的隧道,也盼望市府、學校能繼續支持,讓這處秘境有更多可能。

高市都發局與中山大學合作,在首度開放的隧道內防空洞策劃西灣學堂裝置藝術展。(記者王榮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