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人扛竹籠茨 4噸房子路上走

76歲的李養(右一)看到自己搭建的竹籠茨成功被抬起,感動之餘,也親自參與了一段路程。(記者劉婉君攝)

76歲的李養(右一)看到自己搭建的竹籠茨成功被抬起,感動之餘,也親自參與了一段路程。(記者劉婉君攝)

2018/06/25 06:00

重現90年前「扛茨走溪流」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一、二、三,起!」一聲號令下,上百位安南區溪南寮、新吉庄民與民眾,昨天合力扛起重約四公噸的竹籠茨,跟隨先民的足跡,重現九十年前的「扛茨走溪流」歷史。

早期曾文溪曾因洪水氾濫多次改道,又被兩岸居民稱為「青瞑蛇(盲眼蛇)」,一九二八年,曾文溪土堤潰堤,安南區溪南寮居民被迫將家園讓給溪水,合力扛茨從舊茨地分別遷移到今天的溪南寮及新吉庄落腳,昨天「扛茨走溪流」的路線,就是當年祖先曾經走過的路徑,搭建竹籠茨的七十六歲匠師李養,看著竹籠茨順利被扛起,開心地說,「很感動,也很興奮。」也下場扛抬了一小段路。

一公里距離一個小時抵達

「扛茨走溪流」活動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溪南寮、新吉庄、南興國小共同舉辦,一百人分別依照身高分配責任區後,側肩頂著竹管、雙手輔助,在號令之下同時用力頂起肩上的重擔,眾人齊心協力,移動的速度超出預期,單程約一公里的距離原本預計費時一個半小時,約一個小時後就抵達目的地,過程雖然辛苦,中途停歇時,眾人臉上卻掛著笑容,抵達終點時,現場更響起歡呼及掌聲。歷史重現及「房子在路上走」的特殊景象,也吸引許多民眾一路跟隨拍照、記錄。

早期民眾也曾因改變方位等因素而扛厝,昨天參與的庄民中,也有年少時曾有扛茨的經驗,再次扛起竹籠茨,「以前的記憶好像又回來了。」還有第一次體驗的民眾說,「深刻感受先人的辛勞,很有意義的活動。」「我們重現歷史,也寫下新的歷史。」

竹籠茨將再施工作鄉土教育

李養說,早期民眾扛的竹籠茨比較小,十歲開始就跟著爸爸去蓋房子,以前跟年輕一輩講「扛茨走溪流」的歷史,一般都很難想像與體會,所以他才會從去年十一月開始,打造這一棟竹籠茨,約有廿六坪大,比傳統的更大,後續還會繼續施工,將成為一棟豪華版的竹籠茨,做為地方鄉土教育之用。

竹籠茨上午由一百人從新吉庄扛到昔日的溪南寮聚落後,下午再由另一百人扛回新吉庄李養家旁邊的空地上,民眾隨時可以看到,昨日還有兩位日本學者參與。

民眾合力扛起約4噸重的竹籠茨,重現90年前「扛茨走溪流」的場景。
(記者劉婉君攝)

民眾合力扛起約4噸重的竹籠茨,重現90年前「扛茨走溪流」的場景。 (記者劉婉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