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路向南》印尼關公像惹議,新南向不能忽視的種族議題

印尼人習慣坐在地上,雅加達火車站也能看到大批乘客坐在地上等車,而當我們去印尼人的家裡做客時,地板也會鋪地毯,隨地而坐是習慣,也是文化。當地朋友解釋,坐地板還有「謙虛」的含意。因此,當郝廣才把坐地板與修養扯上關係時,只是令人髮指,也讓人見識到他對於東南亞國家的認識有多麼匱乏。

李宗憲/印尼媒體工作者

印尼有個據稱是東南亞最高的關公雕像,日前登上國際新聞版面,就連《紐約時報》也以大篇幅報導,原因不是雕像的宏偉,而是關公像被扣上了「宗教敏感」的帽子。

事情發生在八月的第一周,印尼東爪哇省,高30公尺的關公雕像,引發當地穆斯林不滿,認為關公對印尼建國沒有貢獻,舉辦示威遊行要求拆除。事件曝光後,網路上穆斯林網友抨擊關公的言論不斷,擔心情勢繼續蔓延,廟方被迫暫時以白布遮蔽雕像。

印尼東爪哇省,高30公尺的關公雕像,引發當地穆斯林不滿。事件曝光後,網路上穆斯林網友抨擊關公的言論不斷,擔心情勢繼續蔓延,廟方被迫暫時以白布遮蔽雕像。(TABAYUNA.com)

人權組織分析駐印尼主任,Andreas Harsono表示,反對雕像的人宣稱,雕像象徵中國要掌控印尼,抗議人士則向印尼媒體指出,若政府不干預,穆斯林團體會自行摧毀雕像,眼看這把火就要燒到中央,幾天後,印尼總統府打破沉默,幕僚長向媒體表示,印尼是多元種族與宗教的社會,灌輸包容的價值觀是國家與民眾的責任,政府不會向破壞包容精神的壓力屈服。這樣的聲明也算是間接承諾,關公雕像不會拆除。

總統佐科威也和印尼孔教會(Makin)理事,討論這個問題,根據孔教會理事的說法,他們有提到應該要互相包容及理性看待爭議的立場及態度,但沒有深入討論。事實上,關公雕像剛落成時,真的完全展現了印尼族群融合的表現,七月17日揭幕典禮時,邀請到印尼人民協商會議,非華人議長哈山,擔任典禮嘉賓,當時他還希望這座關公像,可以成為當地的旅遊景點,促進觀光。印尼「世界紀錄博物館」更背書,認定這座建造耗時超過一年,斥資25億印尼盾(約台幣567萬)雕像,是東南亞最高的關公像。

當時,一片歡樂,大家期待著這個新景點的落成。

沒想到過不到一個月,事件急轉直下,從歡喜落成演變成緊張對立。其實爭議一開始,只是少數穆斯林團體在網路上發表反雕像言論,但許多人容易被煽動,因此開始了「實際行動」,他們到廟宇前示威抗議,小小爭議,演變成國家議題,甚至世界各國都高度關注。

印尼「世界紀錄博物館」背書,認定這座建造耗時超過一年,斥資25億印尼盾(約台幣567萬)雕像,是東南亞最高的關公像。(WARTA KOTA/NUR ICHSAN)

每當觸及宗教及種族敏感議題,印尼中央除了譴責暴力事件,大部分選擇冷處理,而這樣的冷處理,也展現在媒體上,雖然華文報紙如《星洲日報》還是以頭版處理,而像是《商報》及《國際日報》,則在報紙的A2或A3刊出,但畢竟華文報紙的讀者還是以有特別訂閱的華人及特定華人商家為主,影響力不大。像是我所處的印尼主流電視台,就以非常小的篇幅報導關公爭議事件,而我負責的華語新聞節目,甚至連播都沒有播。雖然內部討論時,我與同事間也有所掙扎,畢竟事件在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外媒都大篇幅報導,選擇不播,其實有違新聞專業。但經過反覆討論後,考量到大部分的印尼人容易被煽動,擔心非華人觀眾看了報導會加劇情緒,而選擇不播出。

種族及宗教議題,在印尼非常敏感,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家,因此華人、基督徒、佛教、孔教等都算是相對少數,98年的排華陰影,始終留在印尼華人心中,每當碰及相關議題,新聞播出總得再三討論,就連近期印尼電子身分證貪汙案,現任議長因此被起訴,而關鍵證人Johannes Marliem,卻突然在美國離奇死亡,成為新聞焦點,但碰巧這名證人剛好是華人,製作人在報導上也得小心,比起印尼語的新聞,華語新聞會有較多顧忌。

印尼現任議長因電子身分證貪汙案被起訴,而關鍵證人Johannes Marliem(圖),卻突然在美國離奇死亡,成為新聞焦點。 (圖:取自Johannnes Marliem 臉書)

回到關公雕像的「宗教爭議」,其實中國廟宇常因為信眾以華人為主,過去常成為部分穆斯林攻擊的對象,過去幾年有發生中國寺廟被縱火焚燒的事件,因此在印尼,大部分的印尼華人行事還是相對低調。但從這次的關公事件中可以看到,政府雖然冷處理,但其回應及堅硬態度,其實還是值得報以掌聲,除了發表立場,也試圖要做出調解,確保關公像不被拆除,也要嚴防宗教極端分子藉由此事渲染宗教衝突,甚至掀起反華情緒。

從這次的關公事件中可以看到,政府雖然冷處理,但其回應及堅硬態度,其實還是值得報以掌聲,除了發表立場,也試圖要做出調解,確保關公像不被拆除。(Tribunnews.com)

關公爭議事件,顯示各種族及信仰和平共處的社會,還是有些人在檯面下,試圖操作這些敏感議題,事件會不會持續擴大,關鍵取決於政府態度,還有教育強度、人們是否能相互包容以及大眾媒體。爭議中,有個印尼網路媒體,報導的角度十分特別,他以遮蓋關公的超大白布,花了多少錢,若製作成制服能提供給多少小學生,暗指白布浪費,換個方式指責穆斯林團體無端發起的抗議。

印尼的報章媒體或電視常會宣傳,求同存異,政府官員也總是在公開演說一再強調求同存異的重要性,一再地強調,更能感受出來,這個國家還在努力的走向「求同存異」。

台灣過去也有一些因為宗教或文化差異所引發的爭議,像是過去開齋節,印尼人齊聚台北火車站慶祝,遭到搭車民眾抗議,又或是過去時有所聞,雇主逼迫穆斯林移工吃豬肉,或不給時間祈禱等等。幸好,隨著社會的進步,彼此互相了解,類似事件已經逐漸減少。但就在日前,在金鼎獎上,知名出版社發行人郝廣才說,「現在台北車站大廳坐滿了人,其實有四分之三是台灣人」、「台灣人是不是愈來愈像外勞了?」。此話一出,在網路上引發網友抨擊歧視。事後,郝廣才又出面說明,他沒有歧視,「坐在地上不是東南亞的習俗。純粹是認為台灣人教養素質降低了。」 從一開始發言到接下來的解釋,在在顯示了郝廣才這名讀書人對東南亞的不了解。

台灣過去也有一些因為宗教或文化差異所引發的爭議,像是開齋節,印尼人齊聚台北火車站慶祝,遭到搭車民眾抗議。圖為開齋節時,台北車站大廳湧入大群穆斯林移工。(資料照,記者甘芝萁攝)

事實上,印尼人習慣坐在地上,雅加達火車站也能看到大批乘客坐在地上等車,而當我們去印尼人的家裡做客時,地板也會鋪地毯,隨地而坐是習慣,也是文化。當地朋友解釋,坐地板還有「謙虛」的含意。因此,當郝廣才把坐地板與修養扯上關係時,只是令人髮指,也讓人見識到他對於東南亞國家的認識有多麼匱乏。

再者,許多歐美人士也喜歡坐在地上,是否換了國籍,換了膚色,就有不同定義了呢?

其實這件事情,也充份表達了台灣有一部分人,對於東南亞的歧視還是存在,對於當地信仰甚至文化,似乎不太願意去瞭解。若台灣政府還要持續高喊南向,這將是首要面對的問題。

身為華人的台灣人,若要南向,到了印尼,會有外國人及華人兩個少數身分,要克服種族、信仰及文化隔閡,就要先有要有能接受新事物、多元觀點的開放胸襟,成功南向,先從「尊重」開始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