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紐約地途》紐約小黃兩三事

來紐約沒搭過黃色計程車,就像是沒有搭過髒臭擁擠的地鐵一樣,這樣的紐約經驗永遠都是不完整的。

NYDECO

很多人會用大蘋果來代表紐約,但筆者認為曼哈頓街上四處可見的黃色計程車(Yellow Cab)才是紐約真正的象徵性圖騰。只要電影畫面一帶到有個T字黃色計程車車體,絕對是在紐約市無誤。台灣在1991年時正式規定所有計程車顏色都必須是18號黃色,所以許多人後來來紐約很習慣看到這裡的Yellow Cab。不過為什麼紐約市的計程車要統一烤漆成黃色(杜邦 M6284黃)呢?其實二十世紀初,紐約的計程車為了凸顯不同公司或個人,也是五顏六色,後來在1912年當時紐約規模最大的計程車公司Yellow Taxicab Company老闆Albert Rockwell將公司的計程車全部漆成黃色。會有這項決定是因為有一次洛克威爾的夫人到歐洲旅行時看到一款黃色計程車覺得很喜歡,回到紐約後建議她的夫婿也把公司的車子漆成黃色,疼老婆的洛克威爾就採納的她的建議。

紐約市的計程車在二十世紀初就採用黃色的外觀。(圖:作者提供)

不過有另一說法是真正讓紐約市計程車全部採用黃色其實是來自芝加哥的計程車公司Yellow Cab Company。他們在1910年便開始全面使用黃色的計程車,因為Yellow Cab Company老闆John Hertz(與租車公司Hertz無關)曾經讀到芝加哥大學一項研究指出黃色是最能吸引人類在遠距離就注意到的顏色。為了讓街上叫車乘客更容易看到他們家的計程車駛近,於是Hertz就把公司所有計程車改成黃色。之後John Hertz的計程車事業拓展到包括紐約在內的美國其他城市。加上原有洛克威爾的公司,黃色計程車就成為一種趨勢,也從那時候開始變成紐約的一項傳統並且成為制式規定。

現在紐約計程車的標準顏色為杜邦M6284號黃色。(圖:作者提供)

還沒有現在廣泛使用的Uber或Lyft時,在紐約搭小黃是個很有趣的體驗。那時候計程車的後座沒有和紐約電視台合作的小電視可以看看氣象或是一些脫口秀的笑話,上車後會先聽到一個播音器的問候錄音,接下來的路程中就事一連串和司機之間的對話。從問起是哪裡來的,到目的地那裡有什麼餐廳,或是剛發生的新聞時事都可以聊。對外地人來說是了解紐約概況一個方便的管道。後來大量移民選擇開計程車來維持生計,除了對路況還算了解外,對於紐約市其實是很不熟的。所以司機乾脆戴上藍芽耳機跟朋友或家人聊天,和乘客鮮少有交談。再後來車後座規定要裝上小電視播放節目以及手機的普遍,更是讓乘客和司機的互動降到最低。

隨著時代的變遷,紐約客搭小黃已經很少和司機有什麼互動,甚至付錢都可以在後座直接刷卡。(圖:作者提供)

紐約市現在有接近一萬四千輛計程車(有跳錶的)穿梭於大街小巷之間,街頭中東食物的餐車或是巷口雜貨店的三明治變成了運匠們休息裹腹的主要選擇。記得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靠近南松山的麥帥橋下有一家「司機俱樂部」小吃店,許多夜晚收班的運匠會來這裡吃好吃的魯肉飯和竹筍排骨湯再加一盤燙青菜。因為體諒運匠們的辛勞,這裡食物單價都比一般餐廳便宜很多,所以也成為以前在台灣晚上吃宵夜的好去處。而在曼哈頓其實也有一家「司機俱樂部」,不過是吃中午的,那就是在小印度區(列辛頓大道,東二十五街到東三十街之間)的HAANDI Lunch Buffet。中午經過這裡一定都可以看到這部分的列辛頓大道停滿小黃,其中許多司機們就是來HAANDI吃11元(含稅,不用小費)的印度菜自助午餐。餐廳內冷熱食物共有二十多種選擇,還有一個電鍋煮的雞香飯,全部讓你吃到飽為止。雖然是吃粗飽,但每道菜都做得不馬乎,不輸高級印度餐廳。

曼哈頓的列辛頓大道在東二十五街與東三十街之間是南亞裔計程車司機休憩的地方,也有類似台北「司機俱樂部」一樣的印度菜自助餐餐廳HAANDI,提供運匠們便宜又大碗的餐點。(圖:作者提供)

以前在尖峰時間搭計程車時還要有點戰術,就是千萬不要站在街道中間的路段等車,而是要在十字路口招車,這樣至少可以有兩個方向的來車可以等。如果發現該路口已經有人在等招計程車,那就慢慢地走到前一個路口「攔截」。若不是在尖峰時間的時候,計程車之間搶客人的現象是惹毛許多紐約客駕駛和行人的危險行為。他們會仗著車體大,即使是在最內車道,看到有路人在招手會方向燈也不打就直接切到外車道。其他車輛只能憤怒地踩煞車讓他,就算被比中指,他們能載到客人才是重要的事情。

尖峰時刻在紐約攔計程車是一門學問,有時候需要耍點心機才不會在街上空等太久。(圖:作者提供)

令人難過的是,過去這半年來,紐約發生了五起跳錶計程車司機因為財務問題而自殺的不幸事件。最近一次是一位華裔曹姓計程車司機失蹤,後來被發現投河輕生。這位曹姓司機是因為2011年貸款買了價值七十萬美金的計程車牌照(medallion),因為近幾年Uber和Lyft這些共乘或網招車的興起,導致收入下降,無力償還貸款而走上絕路。時代的變遷與進步對與民生最相關的交通運輸業的衝擊都超乎一般民眾的想像。

當所有人第一次聽到申請買一張計程車牌照要數十萬美金,共同反應都是下巴快要掉下來的不可思議。這不是開棟房子在街上跑嗎?如果不是到計程車行租車當司機,而是要自己要有個人營業執照的話,的確是這樣沒錯。什麼原因造成一個私有計程車牌照需要這樣的天價呢?紐約計程車牌照制度建立於1937年,當時就把這個營業許可列為一項私人財產可以像房屋汽車一樣私下進行買賣交易。九零年代後的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是紐約市人口以及觀光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當時紐約市有約一萬三千輛有牌計程車,每天上下班尖峰時間和週末時計程車非常難叫到。電視影集或電影常有一群紐約客在路口搶搭計程車的畫面。開計程車成為年輕退休的美國人或是外國移民能夠養家活口,無需特殊專長的一項好工作。

很難想像每輛計程車上都必需掛上這塊鐵牌(營業執照)曾經飆高到上百萬美金的價格。即使現在行情下跌,也還是需要數十萬美金。(圖:Associate Press)

因為市府單位只有逐漸釋出非常少量的新牌照,在計程車服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這些計程車牌照價值就跟房地產一樣水漲船高。九零年代時大概準備十萬美金便可以買到一張,到了2014年竟然有創下一百四十萬美金買一張牌照的交易紀錄。不過隨著Uber在2011年的創立和無需計程車營業牌照的規則下,紐約計程車牌照的價值到了高峰後就急速往下掉。許多在兩千年初期貸款數十萬美金去買牌照,想圖個安穩生活的計程車司機都陷入嚴重財務危機。

雖然手機叫Uber或Lyft非常方便,尤其不是在熱鬧的地方需要搭車時。但有一個問題是那種方式屬於約定叫車,車資是會浮動的,常常在假日前夕或是週末夜晚用Uber叫車時會看到驚人的車資。小黃因為是計程跳表,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筆者是建議在市區中短程的交通可以在街上攔小黃,方便迅速價錢也合理。比較長途或是夜晚考量安全時,使用那些手機叫車服務則比較適合。

來紐約沒搭過黃色計程車,就像是沒有搭過髒臭擁擠的地鐵一樣,這樣的紐約經驗永遠都是不完整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