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小英應以政治家自許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見工總代表時表示︰「做為國家的領導人,我的工作不是輪流討好誰,我的責任是要決定國家發展的方向。」這樣的執政格局與思維,才是多數民眾期待的小英。然而,小英執政兩個多月民調支持度卻迅速滑落,是否反映她的政策作為與宣示存在嚴重落差,才讓民眾對她的感性話語逐漸無感,進而萌生失望的情緒,導致施政滿意度持續下滑。

執政者的角色確實不是要輪流討好誰,甚至不僅不必輪流討好各方,更不能討好只代表少數、卻掌控話語權的那一方;而是要確切了解什麼才是多數民意,什麼樣的政策符合多數民眾的利益。尤其,一旦確立國家的發展方向,就必須展現勇氣與魄力,無畏少數人的抗爭與阻撓,堅定不移,勇往直前,才能真正帶領國家突破困境,向前邁進。改革之路一向顛簸崎嶇,險阻重重,特別是在反改革派與既得利益階層的誤導下,改革經常遭受污名化與責難,因此執政者更要有堅定的核心價值與信仰,方能不受短期選舉利益牽絆,雖千萬人吾往矣,終能完成改革大業。

論及領導人的施政風格,小英在英國留學時擔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是很好的對照組。一九八○年代同為女性國家領導人的柴契爾與美國總統雷根,推動國有事業私有化、解構官方資本、控制工會的影響力、彈性的勞動市場,降低管制,強調自由市場機制,尤其金融市場的鬆綁,引領全球走入新自由主義的風潮。如今看來,此種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在金融海嘯時許多後遺症迸發,但對錯姑且不論,至少柴契爾在推動政策時,面對再大的罷工、抗爭,都展現堅定不移的意志,絕對沒有輪流討好誰,或向不合理的罷工抗爭妥協退讓。而雷根總統更以偉大的溝通者著稱,但他有明確政策方向與價值,因此充分溝通協調之後,貫徹的意志也絕不動搖。這才是政治家的領導風格。

遺憾的是,台灣自李登輝總統之後,再也沒有理念型的領導人,陳水扁、馬英九都缺乏中心思想,重視統治術。彼等的差別只在於溝通或獨斷,乃屬手段的差異,而非理念的歧異。對小英來說,她的政策思維輪廓在競選白皮書與總統就職演說中非常清楚,但執政兩個多月後,什麼是執政者的政策理念卻愈來愈模糊。尤其,一連串的事件、抗爭與意外接踵而來,不僅讓強調政府的功能在解決問題的小英政府陷入泥淖,改革的步履也略顯搖擺,令民眾產生茫然之感。奇特的是,小英的溝通、宣導工具,特別倚重社群網站臉書,重大事件、政策缺乏嚴肅的政策說帖,卻充滿臉書上文青式的感性告白。例如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通過,總統理應有一嚴肅談話定位其歷史性成就,然而吾人卻只見小英在臉書上感謝「雅分們」的花絮。以文青式的呢喃談論國家大政方針,乍聽頗有新鮮感,感觸強烈,但重複為之,就會讓人感性疲乏,找不到政策的重點。

政策的核心在內涵,並非文青式的包裝;政策的落實在實事求是,溝通協調只是手段上的應用,不是目的本身。如今小英雖聲稱不是輪流討好誰,卻陷在變相討好各方人馬的惡性循環之中。例如年金改革會議,應是用來討論改革方案,而不是以溝通協調之名,讓反改革的既得利益代表猛放砲,抨擊改革。易言之,召開年金改革會議之前,政府就應擬好方案與說帖,讓代表們討論與修正,以期得到共識,交付立法,不是還在討論年金該不該改革。執政者強調溝通協調,解決問題,基本上是好的,卻不能反客為主,反而改變核心價值與施政理念。總之,執政者的工作就是落實核心價值,絕不能因為誰的聲音比較大,誰的抗爭手段比較激烈,就向誰屈服妥協。只有像政治家般堅持理念,方可贏得民眾的掌聲與歷史的肯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