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美國「一中政策」與中國「一中原則」大不同

我國因此應把握川普政府執政,積極拓展台美關係。(路透)我國因此應把握川普政府執政,積極拓展台美關係。(路透)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美國與中國發表「上海公報」,美方認知「台海兩邊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方對此不提異議。「上海公報」與後來的「建交公報」及「八一七公報」,被視為奠定美中關係三公報。如今,四十五年後隨著川普政府上任而「一個中國」政策受到質疑之際,檢視發表於美蘇冷戰時期的「上海公報」,實有必要。

據「美國之音」報導,當年曾參與「上海公報」起草的前美國駐中國大使羅德(Winston Lord)本週二說,美國奉行模糊的「一中政策」,不接受把台灣當中國一部分的「一中原則」。同時,另一位前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也指出,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但台灣政治現實已生變化,總統直選及國家認同改變顯示,「如果今天對『公報』重新談判,不會得出與過去相同的結論。」

兩位前大使的發言,凸顯以「上海公報」為開端的美中關係,有待因應新形勢的務實調整。眾所周知,「上海公報」是尼克森總統為了對抗蘇聯,兼以從越戰脫身,在季辛吉主導下拉攏中國的策略起點。四十五年來,越戰早已結束,蘇聯亦告解體,俄羅斯雖與美國不對盤,但不足為患;更重要的,台灣也擺脫黨國體制的威權,實現民主自由。從這一角度看,以「上海公報」為起始的「一中政策」,顯已過時。

相形之下,中國利用美國關係,趁勢崛起。有如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所指出,它借力使力,隱藏意圖,要在二○四九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如今,中國對內不改專制極權,對外挑戰國際安全秩序,無論在南海、東海製造事端或在經貿不公平競爭等表現,美國無疑培養了自己的對手,甚至禍患,有損自身戰略利益。

川普總統上任前後抨擊中國在經貿、南海的行徑,甚至質疑「一中政策」,反映了美國公眾普遍心聲。據蓋洛普(Gallup)二月初的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中國印象好壞參半,在二十一個國家排名第十三,既遠不如排行第三的日本,也落後於第七的台灣︰有七成三美國人對台灣有好印象,對中國印象好的為五成。

我國因此應把握川普政府執政,積極拓展台美關係。事實上,川普最推崇的雷根總統,一九八二年向我國提出「六項保證」,其中之一就是「美國不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亦即美國並不接受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如今川普政府及美國國會都公開宣示把「六項保證」列為對我國的政策,以此為張本,雙邊關係可期。

有關增進台美關係,華府智庫二○四九項目研究所的主張最值得重視。它強調,在「一中政策」下不能把台灣當交易籌碼,而是承認台海兩岸各有合法政府,擴大與台灣互動,提升交流層次,加強軍售的質與量,協助發展潛艇自主項目,建立雙邊國防合作。同時,共同擬訂「美台關係聯合長程工作計劃」,十到十五年內實現正常、穩定和建設性雙邊關係。

面對與美國關係新局面,主政者要積極進取,有所作為,日本安倍首相是典型。有鑒於日美關係最重要,安倍近數月來兩度訪美,不但川普當選他即飛往紐約相會,也是川普上任後會見的第二位盟邦領袖,既透過親身互動建立信賴關係,也敲定日美同盟、安全保障、經貿協商等戰略合作關係。安倍的努力有目共睹,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率繼續攀升達六成六。見賢思齊,台美關係也應以安倍為範,既為國家戰略所需,也有助提升領袖氣勢聲望。

增進台美關係,從經貿切入也很實際。台北美國商會本週發表報告,把官僚、兩岸關係、勞基法列為影響營運前三大因素;在呼籲改善的同時,美商也支持我國參與雙邊或多邊投資貿易協定,特別是積極進行台美雙邊的TIFA談判。台美關係要實質推進,完成TIFA談判是最基本的目標。經貿談判有攻有守、有得有失,追求在整體有利的效益中降低損害,不受假議題牽制,事前做好負面衝擊及風險管理,積極為談判做準備,我們不能繼續在經貿自由化之路保守停滯。

川普帶來挑戰與機會,掌握機會,做好因應挑戰準備,台美關係會更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