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教育也需要轉型正義

二○一五年七月,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發言人林冠華輕生,當時蔡英文表示無比哀痛和不捨;她呼籲執政者撤回爭議課綱,否則民進黨若重返執政將改正錯誤;就職典禮,還為林冠華保留一個座位。然而,日前教育部召開課程審議會,對於高中國文的文白比例爭議,教育部長潘文忠以曖昧的「回歸專業」取代積極作為,結果最後決議比例定為四十五至五十五%。這是不是馬英九課綱的勝利?小英政府有沒有改正馬政府的錯誤?

蔡英文在總統就職典禮上,還為林冠華保留一個座位。(圖片來源:翻攝自林冠華母親臉書)

教育部消極退避的「回歸專業」,顯然是基於教育行政管理,避免引起教學現場的教師反彈。但是這樣的做法,對於高喊轉型正義的小英政府何其諷刺?一年多來,改革進步響徹雲霄,但是教育領域的轉型正義文風不動。原因很簡單,因為小英政府的教育部長,腦中只有教育行政,沒有教育內容,所以對黨國時代的教育遺毒麻木不仁。進一步來看教育現場,公民力量推上歷史舞台的小英政府,任務是把教育從學校行政為中心,改正為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的目的,從洗腦學生改正為激發學生的潛能。正常國家,本應如此。

對某些人而言,也許文言文,亦即古代中國的語文,對他們有豐富作用。只不過,某些人樂在其中,並不代表多數人需要,現代人需要的是現代語文。當今,與世界溝通最有效的語言當屬英文,即使在華人世界溝通也是要以現代語文而不是古代的文言文。學那麼多文言文要跟誰溝通?文言文比例之高,學生上課苦不堪言,升學考試食古不化,事過境遷反而成為心理上的陰影,一旦脫離升學考試更不想接觸文言文。文言文派難道沒有想過這種反作用嗎?還是他們別有用心,就是希望學生繼續接受洗腦,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植入某種政治晶片?

太陽花學運,反課綱運動,一再顯示現在的年輕世代,已經不甘於乖乖接受洗腦,而是對巨變中的世界別有一番感知。「為人師表」者,為什麼不時批評他們缺乏競爭力,卻堅持要他們學那些沒有競爭力的課程與內容?千百年前的文言文,無法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就業、低薪、晚婚、少子、南北失衡、東西隔離、城鄉差距、世代剝奪、貧富世襲等等,哪一篇文言文提供了解決方案?文言文比例,四十五至五十五%,對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正是負不問可知,反課綱風潮,便是年輕世代的答案。如今,宣稱要改正馬政府錯誤的小英政府,竟然繼續在執行馬政府的錯誤。此情此景,不得不令人納悶,剛剛完成的內閣改組,到底是誰把潘文忠這個「人才」留下來的?

太陽花學運,反課綱運動,一再顯示現在的年輕世代,已經不甘於乖乖接受洗腦,而是對巨變中的世界別有一番感知。(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轉型正義,不單要理順政治象徵符號,更要理順人民實質生活,一如國策顧問黃天麟提醒的經濟轉型正義,教育也需要轉型正義。教育是黨國體制的重要環節,台灣從一般學校到軍事學校,至今仍充斥著黨國幽靈,抗拒改革進步。文言文,牽涉到一些人的現實利益,以及他們的意識形態。在教育尚未轉型正義之前,奢談課綱爭議「回歸專業」。話說回來,所謂文言文的勝利,積極動員者也不要高興得太早。企圖以文言文偷渡意識形態,極有可能會使台灣的年輕世代,因為厭惡文言文而厭惡它所夾帶的意識形態。在意識形態的世界,直線難以到達的目標,往往會意外地曲線完成。

現代的語文教育,除了極少數好古之士以外,目的都不是與過去對話,而是與現在對話,與未來對話;而且,是由學習互為主體的溝通,而非由上而下的思想霸凌。文言文能否承擔此一功能,學成畢業進入社會的人都心裡有數,正在學校的年輕世代普遍抗拒文言文,也顯示他們對文言文能否學以致用存有隱憂。賴院長在台南市長任內,曾推動第二官方語言,也就是提高英文的普及地位,想必他不會是文言文的鼓吹手。問題是,賴院長新上任,潘文忠就給他出一道難題。而這件事也似乎預告,新閣揆與舊閣員的磨合,未必是想像中的無縫接軌,賴院長必須緊盯重大政策,以免形象遭到折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