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踏溯台南」這門課

成功大學有門新課程「踏溯台南」,屬大一學生的必修零學分課程,這是首創的通識課程,目的是讓新生認識台南,增加人文素養。成大指出,「踏溯台南」課程將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實地體認台南在地鄉土、了解歷史演變、發展及人文采風。「踏溯台南」課程共規劃十二條路線,涵蓋四條主線及八條支線,學生必需選擇一條主線、三條支線,期末還要撰寫田野報告。成大的創意嘗試,令人耳目一新。

成大這門新課程,不僅是一項課程,同時也是一種行動。以往,大學教育現場多局限於校園之內,雖然也有一些校外教學、建教合作、志工服務,但是,許多大學生的在地接觸終屬有限,對學校所在地的整體情況缺乏貼切了解。於是,許多學生對大學生活的回憶,總是以校園為無形邊界,對於當地的歷史、地理、人文、社會、風俗、產業、自然、生態,當地的優越性與陰暗面,都不甚了了。這是非常可惜的教育空白,對我們這個共同體不同部位的互相了解也是一種遺憾。而過去大學自我封閉於象牙塔的現象,究其實際可以說是黨國時代外來心態的延伸。

一九四九前後來台的蔣氏政權,心中只有反攻大陸、光復神州,把台灣當作工具性的跳板。在學校教育中,歷史、地理、人文都在灌輸中國的悠久歷史、壯麗山川、文言文。結果,台灣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對中國知識的學習巨細靡遺,對台灣的基本常識卻非常貧乏。同時,基於避免政治串連,也管制知識青年與在地社會互動。這種情況,到了李扁時代才有變化,從「認識台灣」課程到以台灣為圓心的史地教育,逐漸讓新世代的焦點轉到生活的實境,從而反映到民主實踐的台灣優先理念。可惜的是,仍然有極少數人懸念抽象的中國,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領台灣退休俸依舊存有過客心態,甚至對心理疏離的台灣恩將仇報。

就此而言,「踏溯台南」課程,可以說是認識台灣課程的深化。這個課程乍看是地方性的,有別於認識台灣課程的國家性,但是這個課程以行動踏溯在地的生活脈絡,比起認識台灣課程更貼近台灣土地的溫度。而當一個學生對大學所在地有過這樣的行動踏溯,也就會自然而然地對自己的家鄉,乃至更多別的空間產生同樣的行動欲求。如果其他的大學,也能夠開設類似的課程,讓學生從身邊開始踏溯這塊土地的各種故事,那麼將來年輕世代以行動發掘問題並以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使台灣有更大的優質化機會。這樣所建構起來的台灣之愛、國家之愛,就不是那些虛幻的論述所能夠洗腦的。

台南是個古都,「踏溯台南」應該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有人或許會問,其他大學的所在地未必有類似的條件,那麼行動踏溯有多大意義?其實,在學校所在地的行動踏溯,不單是觀光遊覽、休閒娛樂,而是多加接觸在地議題與在地思考,甚至當地現實存在的陰暗面。例如,台灣有些地方,甚至大學附近,環境生態慘不忍睹。以往的慣性思考,無非是趕快念完大學,告別那裡的烏煙瘴氣。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問題其實也是難得的在地踏溯題材,學生利用機會調查研究在地困境,將來投入各行各業重新遭遇那些議題,則以前親臨的經驗將會成為解決問題的支援意識,不致陷入抽象理論的陷阱。

最近,高中教材文言文比例之爭,又再度上演。甚至,中國國台辦也來插花,宣傳「為什麼要學古文?例如當我們看到眼前的美景的時候,我們可以感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只會說,『哇,真美』。」其實,這正好是文言文的思想禁錮,它崇尚壓制個人感情的真實流露,要求大家以制式語言來表達內心。不論有沒有看過落霞、孤鶩、秋水、長天,興致來時就一定要調動那些古人的詞彙,這是甚麼死教育?相反的,「踏溯台南」,鼓勵學生從在地行動學習異質經驗,感情、審美、理念、思想、問題意識、解決方案都從實際出發,這才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活教育,才能豐富學生的學習與生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