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非核家園不會憑空而降

近來,行政院努力解決企業「五缺」,期能吸引國內外企業對台擴大投資。然而,方法雖然具體明確,但執行上卻出現與政策相悖的現象,抵銷了小英政府的政績表現。而這些不同調的做法,有發生於部會之間,有來自於獨立機構,亦有地方政府的特立獨行,在在引發民眾對民進黨能否落實政見主張,以及政策正當性的質疑,若未能妥善解決,將重創政府的整體形象,阻礙國家社會的進步。

小英政府從中央到地方、行政到立法,贏得了全面執政,係選民對其應許政見的認同,而其重要政見之一,乃是二○二五年建立非核家園。非核家園的落實包括︰核四廢止,仍在運轉的核能發電機組逐步停止發電,二○二五年的發電比例為再生能源佔二十%,燃氣佔五十%,燃煤佔三十%。這是能源結構的理想值,但在僅剩的八年,卻有如進行一場能源大革命。此因我國目前核能發電的比例為十二%,其所減少的空缺,將由再生能源現在的五%調高到二十%予以填補。而燃煤發電比例也將由四十六%降至三十%,雖減少十六%,卻也可由燃氣比例三十二%提升至五十%,得到解決。這樣的轉換堪稱適當,未來將可大幅降低空污問題,並消弭核電潛在的致命風險。

然而,發電結構大調整的過程,必須有完整的規劃與替代方案,以備不時之需,方可完成無縫接軌。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政府對於二○二五非核家園的達成仍然信誓旦旦,但對於再生能源的調高裝置是否進度不及,燃煤比例降低是否過於巨大,以及加大燃氣比例是否已有相關配套設施,皆未給予肯定的答案。尤有甚者,目前地方政府或獨立機構頻頻以保護環境與居民健康為由,採取對抗性作為,已成為實現非核家園的最大隱憂。

就再生能源比例的提升而言,原本佔最大宗的太陽能、風能發電設置,或誘因不足,或環評阻撓,進度皆有所延宕。太陽能發電,尤其屋頂型太陽能板的裝設,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之後,已成為替代核電之主要來源,其成功經驗可供台灣參考。但屋頂型太陽能板的裝設,原本傳出政府將補助四成經費,拍板定案後,卻變成政府與民眾皆零出資,將採取優惠躉購費率回饋廠商,吸引其出資與設備,參與太陽能發電。此一方案在躉購費率逐年調降之下,能否吸引廠商出錢出力裝設太陽能板,多數廠商皆表不樂觀。如果此一方案未能獲得成效,誠不知再生能源如何在二○二五年達成二十%目標?

其次,離岸風電具有我國地理位置之優勢,應有發展的巨大潛力,但受制於歐洲商會批評環評時間過長,平均需要四年以上,又如何能夠快速成長,以補足核電之不足?然而,受制於環評者並非只有風力發電,中油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亦因環評無法過關,一再延誤,此一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大大有助於提升燃氣比例,但今年過關的機會渺茫。果真如此,付出的代價不是停機中的核電機組重新開啟,就是不能降低火力發電的比例。然而,重啟核電做為過渡時期所需的可能性,已被小英政府全盤否決。如此一來,不得不暫時擔負重任的火力發電,卻也同樣橫生波折,台塑兩部燃煤機組已經停機,而佔有全台供電系統逾十五%的台中火力電廠十部機組中,九部操作許可展延申請遭台中市政府退回補件,顯然火力發電之做為緩衝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也不復存在。

核能發電不可行,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缺乏快速發展的誘因,火力發電更因民意壓力而頻遭出局判決,天然氣接收站亦在環評之前束手無策,凸顯即便國人具有共識的非核家園之落實,亦充斥政府之間步調不一的亂局。這些荒謬的現象頻頻發生,導致政府雖大力保證非核家園必定實現,民眾依舊半信半疑。我國並非中央集權,中央與地方施政的扞格,乃政治體制常態。但民進黨既然全面執政,此類不同調或爭執現象,應可透過政府體制的協調溝通,予以解決。否則,執政黨之重要理念與政策出現歧異與爭紛,甚至對抗,造成施政之延宕與無效率,執政威信將有崩塌之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