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在「印太」區域中找尋台灣的機會

新南向是小英政府突破中國封鎖打壓,擺脫邊緣化的重要政策規劃,但因中國巨大陰影籠罩,顯得舉步維艱,卻仍引起南向諸國重視,其民間出現頗多與台灣交好的言論。印度學者曼尼(Trid vesh Singh Maini)近日撰文主張,台灣政府有意改善與印度的關係,總統蔡英文更在就職演說中提到新南向政策,強調要擴大與印度的多元關係。印、台之間很多領域的合作空間很大,印度應結束避免冒犯中國的外交政策,把重點放在減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同時與台灣交朋友。

新南向的對象,除了強化原本往來熱絡的東協經貿交流之外,南亞的印度更是新的交往重點。印度的重要性在於近年改革步調快速,經濟成長表現亮眼,再加上人口約十二億,年輕化,擁有重大人口紅利,目前看來前景一片看好,被視為未來可與中國抗衡的新興國家。對於台灣而言,印度更具有交好的利基。首先,印度與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呈現難以彌合的矛盾,邊界糾紛成為長年衝突的根源,且中國與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擁有緊密的政經軍結盟,更成為印度國家安全的最大隱憂。再者,新崛起的印度與中國在經濟戰場上更是競爭對手關係,印度要成為經濟大國,不但須擺脫對中國商品的依賴,更須在產業發展上與中國正面對決,因此兩國不僅邊界衝突危機四伏,經濟上的較勁亦勢所難免。

尤有甚者,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南亞與中亞全面布建,形成對印度包圍之勢,更加劇了印中之間潛在的矛盾衝突。中國的一帶一路搭載亞投行,表面上係提供資源協助周邊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塑造利益與共的國際經貿共榮圈,但其實乃是以銀彈取代子彈,用經貿合作取代軍事擴張,完成中國同時成為經濟與軍事大國的目的。亦即,一帶一路與亞投行一旦發揮預期效用,中國恐將成為周遭國家朝貢的亞洲霸權。在此情況下,一帶一路的誘餌固然充滿致命吸引力,但部分國家仍對中國背後的政經圖謀充滿戒心。印度正是時時刻刻提防中國野心的南亞大國,印中矛盾由是成為台灣新南向希望之所在。最重要的是,在產業發展上,印度具有科技軟體設計優勢,而台灣則是科技硬體製造大國,透過兩國的虛實合作,不但可提供台灣廠商替代中國的生產基地,對於印度的就業與科技產業發展,亦將形成重大推力。換言之,當前台灣與印度的交流甚少,彼此相當陌生,但其實合作充滿龐大的可能性。

新南向固然充滿機會,但國際政治對台灣的限制依然沈重。亞太地區最近上演縱橫捭闔的國際對弈棋局。在此權力遊戲中,川普與習近平是演對手戲的兩大主角,美中的國家利益與價值觀本質上充滿矛盾與摩擦,但形勢上卻又必須合作以降低對抗所帶來的毀滅性後果。因此,川普與習近平在北京合演一齣宮廷戲碼,由中國奉上二千五百多億美元合約大禮,換得川普「我不怪中國」,將美中貿易不平衡歸咎於歐巴馬等前朝的錯誤政策,此一局面川普看似風光,實際上對中國處處退讓,無形中承認美中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更形孤單。

中國愈強大,台灣發展的空間愈被壓縮。在越南峴港舉行的APEC會議,新南向目標國家齊聚一堂,本是台灣推展新南向的好機會,然而,此次年會習近平的身形顯然更加巨大,而台灣則日益萎縮,只能做些禮貌性寒暄,不敢公開推銷新南向。不過,危機亦為轉機所在,最近川普言必稱「印度洋太平洋」(Indo-Pacific),以取代傳統的「亞太」說法,此一區域的擴衍,帶有對抗中國的濃厚意味,其中權力矛盾的縫隙與戰略調整,當然也給了台灣發展經貿實質關係的契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