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造假與造神︰台灣民主的迫切危機

花蓮縣政府爆發「包養」記者醜聞,曾任檢察官的花蓮縣代理縣長蔡碧仲質疑被「勞務採購」的媒體記者,「利用公司資源謀取私人利益」,可能涉及刑法背信罪。(資料照)

花蓮縣政府爆發「包養」記者醜聞,據政府採購公報網的決標資訊顯示,縣府於一○六年、一○七年有廿五個「縣政宣導平面素材資料庫蒐集建立」採購案,每個標案從十四萬到廿八萬餘元,幾乎全由在地記者得標。另外,曝光的錄音檔發現花蓮縣府前秘書長謝公秉曾私下遊說記者,甚至開價「一個月五萬元」給記者進行輿情蒐集。曾任檢察官的花蓮縣代理縣長蔡碧仲質疑被「勞務採購」的媒體記者,「利用公司資源謀取私人利益」,可能涉及刑法背信罪。

花蓮縣政府以宣導縣政建設為由釋出採購案,看似理由正當,實則以民眾的稅金挹注記者,使之為特定人的施政吹捧宣揚,動機全然出乎一己之私,因此相關官員與得標之記者恐皆有違法之虞,應該接受司法調查與道德譴責。不過在法律層面的追究之外,此案與最近選舉所衍生的一些怪現象,在在反映台灣的民主似乎出現崩壞的跡象,應予深入探討,全盤檢修,以挽救傾頹的危機。其實,台灣民主最大的問題在於金錢與權力結合,往往成為政客的籌碼,再利用工程綁樁,或者採購案釋出資源,以金脈鞏固人脈,而部分記者甚至媒體本身則在此一利益鏈中與政商緊密結合,形成一頭幾乎無人可以挑戰的龐然巨獸。

如此的錢權與輿論掛鉤模式,在中央層級不乏案例,而在特定縣市更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尤其,部分地方首長的操作更是肆無忌憚,透過其可掌控的媒體,長年不斷吹捧洗腦,將首長形塑成親民、愛民、推動建設的完美形象,因此贏得了超高滿意度,搭建出神一般的地位。過去,在部分媒體的年度首長滿意度調查中,一些爭議性的政治人物竟常高居前茅,甚至被譽為五星級縣市長,而有所謂「某某王」之稱號。換言之,地方首長透過採購案「包養」記者,乃是此一錢權掛鉤共犯結構的一環。然而,在媒體的洗腦工程中,記者只是基層的資訊提供者,實際掌握權力中樞乃是媒體的所有人與高層主管,彼等若未能扮演超然中立的角色與分際,則形同整個媒體遭到收買置入,乃有選舉期間置公平性不顧,一面倒地為某些人進行造神運動,那才是對民主的最大威脅。

平實而言,選舉反映新的民意走向,及對政治人物與政黨的期待,勝負本為民主政治的日常。然而,若是缺乏透明公開的資訊,反而受到錯誤或立場偏頗的訊息所誤導,無法了解真相,如此一來選舉便不能反映真正民意,而只是凸顯人為刻意製造的假民意,則民主的選賢與能、公平競爭精神將蕩然無存。尤要者,以兩岸政治之敏感程度,中國更可能將黑手伸向台灣選舉,力助符合其統一立場的候選人,結果不但造成民主的崩解,台灣的主權與獨立亦將受到嚴重威脅。

不幸的是,此次選舉充斥著所謂的「兩造」,亦即「造神」與「造假」︰前者包括特定立場的媒體主動積極吹捧,或盲目跟風的媒體樂於敲邊鼓,更有被置入行銷的媒體加入塗脂抹粉的造神行列;後者則是以中國網軍主導的假訊息散播,成為影響此次選舉結果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更因造神之目的在於引導盲目崇拜,而造假則在製造仇恨與恐懼,因此兩者亦是民主政治的最大敵人。如此指控並非吾人無端的臆測,假新聞干預選舉,在全球所在多聞,而台灣尤其猖狂囂張,侵門踏戶,如入無人之境。日前《華盛頓郵報》即報導中國上個月透過社交媒體、非法資金和假新聞,成功干涉台灣的選舉,意圖將蔡英文換成「更容易控制的領導人」,直入民主之弱點打擊台灣。

由花蓮「包養」記者案,可以看出藉由錢權與媒體結合,得以建立銅牆鐵壁般的獨立王國,腐蝕地方自治的根基。而假訊息的流竄,攪動網路世界躁動的人心,擴大、渲染了仇恨與對立情緒,將歡樂的民主選舉,變成充滿殺伐之氣的戰爭,造成民主崩坍之危機。媒體扮演公正監督的角色,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一旦媒體受到政治人物、政黨,抑或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操控,民主危機乃隱然襲來。由此看來,花蓮「包養」記者醜聞爆發,只是揭開潘朵拉盒子的第一步罷了,民主的危機仍有待化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