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人物速寫》阿公師傅剃頭毛 回味老時光

楊聰期(右)和林俊德一起開設沂賓士理髮廳四十八年,傳承台灣古早時代的人情味。
(記者鄭旭凱攝)

楊聰期(右)和林俊德一起開設沂賓士理髮廳四十八年,傳承台灣古早時代的人情味。 (記者鄭旭凱攝)

2018/03/12 06:00

記者鄭旭凱/專題報導

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平和街的沂賓士理髮廳,開設已四十八年,堪稱是縣內最古老的理髮廳,至今仍使用手推剪理髮、用牛皮磨刀,甚至還能見到五十年前的「消毒蒸氣桶」。更難得的是,兩位老師傅楊聰期和林俊德今年都已七十七歲,剪髮生涯至少為十二萬人次服務過,客人到店內理髮,彷彿時光膠卷倒帶,充滿古趣。

理髮兼講古 楊聰期、林俊德好麻吉

楊聰期和林俊德已分別當上曾祖父和祖父,共同創業開設沂賓士理髮廳,相伴工作超過一萬四千個日子,但兩人不曾吵架,他們異口同聲表示,「相互疼惜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吵架?」楊聰期說,兩人都不計較,客人上門誰都可以上前理髮,當天結算時,所有收入均分,兩人比親兄弟還親。

楊聰期十五歲就到理髮廳當學徒,從事理髮工作已有六十二年,如今他已有五個孫子、一個曾孫子,除了週日以外,每天仍從古坑鄉開車到斗六市區店內為客人理髮。

林俊德十三歲學理髮,有六十四年的理髮經歷,是兩個孫子的爺爺。以平均一天理髮二到三人計算,兩人理過的頭髮,都近六萬人次。許多客人就算搬家到十公里外的其他鄉鎮,每個月還是要回來理髮。

目前最年長的顧客是古坑鄉樟湖村一位退休老村長,今年九十五歲,每隔兩個月便搭公車來斗六市,除了理髮,也到市區採購,往返一趟通常要四、五個小時,林俊德說,老村長二十多年前才成為他們的顧客,除了習慣他們的理髮手藝,也喜愛這裡的古早味。

還有客人不理髮,來店就只是為了一起泡茶聊天,甚至假日相約旅遊或是唱歌。

老主顧愛來泡茶 一家四代都成客人

也有顧客從曾祖父到曾孫,四代都由兩人理髮。八十一歲的客人楊閔捷表示,他把兒子和孫子都帶到沂賓士理髮,因為兩位老師傅的手藝別的地方找不到,而且他和兩位老師傅早已變成老朋友。

楊聰期至今仍使用手推剪理髮,他表示,使用手推剪可以剪得更細緻,他還有一把用了逾半世紀的德國雙人牌剃刀,刀刃都磨掉一半了。為客人刮鬍子前,楊聰期和林俊德常會拿著剃刀在牛皮上來回刮幾下,讓刀鋒更銳利,減少對皮膚的刮損。

沂賓士理髮廳也有一只蒸氣消毒桶,原來早年理髮店都用瓦斯把桶內的水燒開,以蒸氣為毛巾消毒,但由於現代消毒設備更完善,店內的蒸氣消毒桶目前只供客人參觀。

有體力就快樂做 還免費幫弱勢義剪

楊聰期和林俊德的兒孫都希望他們享享清福、不要再工作,但兩人堅持繼續理髮,甚至免費幫弱勢團體義剪,他們表示,理髮已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們從中獲得快樂,「只要還有體力,還會繼續過著快樂的理髮人生」。

老師傅至今仍使用手推剪幫客人理髮。(記者鄭旭凱攝)

老師傅至今仍使用手推剪幫客人理髮。(記者鄭旭凱攝)

店裡至今仍使用牛皮磨刀刃。(記者鄭旭凱攝)

店裡至今仍使用牛皮磨刀刃。(記者鄭旭凱攝)

理髮廳內還能見到五十年前的消毒蒸氣桶。(記者鄭旭凱攝)

理髮廳內還能見到五十年前的消毒蒸氣桶。(記者鄭旭凱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人物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