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一味禁止非上策 可尋求第三方幫溝通

表格

表格

2017/12/14 06:0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聽聞有少年想買機車遭父拒絕而輕生,專長是青少年偏差行為的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認為,年輕人物慾不滿足而有偏差行為的情況並非個案,端看其後續嚴重程度,產生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該少年的自我價值較低,才把重心依賴到物質上,第二是挫折容忍度低,才會物慾不被滿足,就覺得全世界都毀滅。

董旭英表示,很多情況並無標準答案,但若站在父母層次,建議平常就要多了解孩子個性,看是否容易極端衝動,且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可多問幾個問題,盡量對話讓其反思索取物慾背後的意義,一味講未滿18歲或違法等等,其實少年自己也明白,講了反而沒用。

董旭英說,其實針對物慾,最好從國小就開始訓練孩子兩種方向,第一是「有所選擇必定有所犧牲」,如一個月200元零用金,買了一件東西勢必就會放棄別的東西,第二則是「擁有越多、責任越大」,如孩子拚命要買娃娃可以,但同時也要自己整理房間,不是得到娃娃就什麼都不管。

至於是否什麼都不買給孩子呢?董旭英也不認為極端控制就是最好,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控制,父母回頭還是應訓練孩子不要整天都把重心寄託在物質上,不要變成「什麼都是我的」,再加上挫折容忍度太低,容易導致偏差行為,畢竟父母也無法一輩子陪孩子,可以從小故意延宕一些需求,如要吃冰淇淋的時候故意隔個1、2天再買給孩子,漸漸學習。另外當彼此溝通有障礙,也可尋求外部資源,找孩子的朋友、其他師長等第三方,或許也能讓孩子聽進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