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分屍案都會破 仍賭一絲絲逃掉機率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主任許華孚(左起)、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楊士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鄭瑞隆。(記者王冠仁攝)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主任許華孚(左起)、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楊士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鄭瑞隆。(記者王冠仁攝)

2018/06/22 06:00

〔記者徐聖倫、姚岳宏/台北報導〕桃園、雙北近來接連傳出分屍案,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指出,這類案件在媒體密集報導下,一些心理狀態有問題、甚至是病態的人,有可能依新聞內容進行模仿,產生「模仿效應」;至於這類案件幾乎都會被偵破,為何還要模仿?鄭瑞隆直言:「犯嫌就是要賭這一絲絲能夠逃掉的機率。」

鄭瑞隆指出,現今網路發達、資訊爆炸,對犯罪手法做「過於細膩」的報導,或是選用太過寫實的圖片與影片,都有可能造成模仿效應。

至於這些分屍案悉數破案,為何仍有人要挑戰公權力?鄭瑞隆指出,分屍的最終目的,應該都是為了方便搬運及毀屍滅跡。台灣因地狹人稠,監視器密度極高,犯罪份子幾乎無所遁形,但難免仍有「冷案」未破,刑事局甚至還為此設立「冷案中心」,這些人不外乎就是要賭這一絲絲能夠逃掉的機率。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侯崇文也認同這樣的觀點,侯指出,不管是棄屍、分屍還是封屍,都是兇手自認理性計算出的結果,源於其僥倖心理,以為可減少被查獲的機會。侯崇文強調,這是因為社會長期對立所致,建議還是要從增加認同、互相尊重、加深共同情感凝聚力等面向著手。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張平吾則指出,這類兇嫌心態多半是父權的權力慾作祟,認為「妳是我的」,無論是分產不成或求歡遭拒,都是「不應該發生的事」,進而從中生恨,乃至痛下殺手。張也指出,以陳伯謙案為例,他有妻有子,外頭還有小三,可知陳嫌在結交女性方面無往不利,但遇到高女讓他踢鐵板,極可能因此被觸碰到「危險心結」,才會做出分屍、指姦、割乳等偏差行為。

除分屍案外,近來殺人後自殺的案件也屢見不鮮,鄭瑞隆認為,這類犯嫌通常是人格異常,對於要離開他的人會有極端報復心理,起初會無所不用其極地挽留對方,若還是遭拒,就可能會選擇玉石俱焚,用最極端的手法了結雙方關係。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主任許華孚建議,男女雙方不管是交往前後或已經結婚,都必須從控制慾、脾氣等蛛絲馬跡,去觀察對方是否為恐怖情人,藉此提早防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