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社】我們的徨恐
@國鳳
昨天晚上,我正在看影集放空的時候,突然接到珍妮佛的電話。因為她已經從臉書上消失整整三個月,我一直以為她大概是找到工作,太忙碌了,才會把臉書關掉,或者因為其他私人理由而不想跟昔日的同學聯絡。直到此刻她才跟我說,因為一直被公司拒絕,她感到很沮喪、很自卑,也就不敢上臉書面對親朋好友的寒暄。
我完全可以體會她的心情。畢業後,女生朋友之間也沒什麼話題可聊,不是聊男人就是聊工作,如果有一個感情穩定的伴侶但是卻待業中,走到哪都會有跟妳不太熟的阿貓阿狗問妳找到工作沒有。於是,潛意識那個苦無機會一展長才的脆弱女孩就決定縮在角落,一直躲在家裡,寧可每天在家上網點看政局有多混亂、低薪有多嚴重的新聞來自我安慰,或是在各國影集中逃避現實,就是不敢去想,當所有同屆的人都有個辦公桌可以窩,所有人都在發光發熱,就只有我沒有,大概就是這樣的愁雲慘霧吧。
只是珍妮佛的運氣比我還差。她面試的每一間公司,都有走到最後一個流程,但結局都是一封封的婉拒信。她問我,我的狀況如何,我跟她說,我是沒有那麼糟糕啦,大部分都是履歷寄出後石沉大海,或是面試過後,我覺得我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了,好像還沒遇過「我非常想要,但是被拒絕」的例子。
也許是一種初生之犢的理想和執著,如魚刺卡在咽喉吧?導致我無法輕易地說出OK然後遷就(甚至是屈就)我不是很有興趣和熱忱的工作。
我和珍妮佛兩位待業人士相互慰問,在電話的兩端彼此打氣,心情舒坦的同時,卻免不了有種比較心態。同屆的人還有多少跟我一樣正漂流在汪洋中找不到浮木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鼓勵別人「慢慢來,不要急」,比對自己寬容或給自己肯定來得容易太多了。畢竟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同,她的失落,不等同於我的沮喪,但我還是很開心能夠接到珍妮佛久違的電話,得知原來還有人正默默承受跟我一樣的害怕、一樣的掙扎。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