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購物老是被洗腦?

2017/06/25 06:00

圖/黃鼻子

買東西如果看到什麼就想買,不但可能買了一堆用不到的東西,還瘦了荷包,所以下手前一定要意志堅定、腦袋清楚,才不會被廠商牽著鼻子走……

圖/黃鼻子

〈盲從後果〉跟著撿便宜 反成冤大頭

文/陳麗珣(新北市)

我一向以節制聞名,對於購物多以實用及價格經濟為優先考量,往往多方研究始下手購買,然而這樣的我,卻栽了一個大跟斗。

年初參觀商展,經過保溫瓶攤位時,看到攤位前擠滿人潮,遂也抵不住好奇心向前。只見老闆從保溫瓶倒出軟爛的紅豆,聲稱該保溫瓶即可做出如此美味的紅豆。

經常被紅豆打敗的我,當下就再也移不開眼睛。當老闆再拿出一堆贈品,看著婆婆媽媽一個接一個走到攤位後方付款,頓時腦中只剩下一個念頭,「連貪小便宜的婆婆媽媽都買了,那一定很划算。」也跟著購買兩個保溫瓶。

回家後立刻興奮地按照老闆教授的方法使用。沒想到,高價購買的保溫瓶竟然只維持不到10小時的保溫效果,比原來使用的保溫瓶還糟。之後,再用過幾次,終於死心,於是現在反成了家裡的高價冷水瓶。

千算萬算,以為婆婆媽媽最是精明,一味跟風,卻反而成了冤大頭。經此教訓,自此再看見婆婆媽媽聚集的攤位,就速速繞道行走。畢竟,冤大頭一次就夠了。

〈生意人話術〉只有這一件 就完全投降

文/Celia(基隆市)

我愛買衣物,各種宣傳最讓我腦充血的就是這句話:只有這一件!

其實家中已經堆積大量衣物,實在沒有理由可以繼續購物,但「只有這一件」,似乎突顯了這件衣物的獨特與稀有,對購物狂來說,是再好不過的購物理由。

另一個原因是,我想證明自己是獨特的,是和別人不一樣的。穿上「只有這一件」的衣服,應該就可以保證自己很特別吧?我心裡的聲音是這麼說的。

直到有一天,我穿著在小精品店買來的,店主說是「只有這一件」的洋裝,自認為「獨一無二」地走在街頭時,迎面竟然遇上一位穿著和我一模一樣洋裝的女性!

過去一直想像「撞衫」會很冏的我,那一刻卻只覺得平靜,因為看著那位身材、年紀都和我截然不同的女性,我意識到就算穿著一樣的洋裝,我們還是不同,如果再加上個性、生活方式等面向,每個人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從此,我不再迷信「只有這一件」。

後來問賣我「只有這一件」洋裝的店主,為何我會和別人撞衫?她的回答是:「我的店裡只有一件,但別人的店裡也有……」天啊!

〈戰勝自己〉先下單滿足 付款再三思

文/亞倩(新北市)

隨著電視及網購的發展與便利,曾幾何時我也成為一個「愛買族」,尤其是看著購物頻道時,到底是主持人口才太好了,還是我真缺那樣東西?怎麼每樣商品都是我那麼迫切需要的呢?

後來看到某購物網站以「你的腦叫你一直買」為主題的數封廣告信,瞬間有種強烈被歧視、羞辱的感覺湧起,但是,抵不過好奇心的驅使,我還是點進去逛了。似乎有幾樣貨品的價錢挺吸引人,為方便購買又忍不住下載了APP,毫不猶豫地下單訂購了。只是一直以來我給自己訂了個網購原則,不熟悉的網站,購物絕不刷卡,只選擇ATM轉帳或超商I-PAY繳費,除了自認為較安全外,最重要是多了幾天的冷卻期,確定「非買不可」時再去轉帳付款。

戰勝自己雖然很重要,但實在無法理解網購公司怎麼會以暗諷沒有大腦的詞句來「吸引」客戶消費呢?如果真的訂購完成,是否就是代表該「話術」是正確、成功的?後來我自認自尊心很強,實在無法接受「既消費又要被羞辱」的言詞,所以我就刪除了該網站。

〈洩壓有本〉小冊列清單 減少衝動

文/筱樹(台北市)

未婚的阿姨腦瘤開刀後行動不便,語言亦受損,居家雖有看護照顧,但身體愈來愈衰退,只剩至親會前往探視。她突然對電視購物著了迷,每次去探訪就發現她又添購新物。

有次見到大型的絨毛狗,我問起由來,才知近半年她在購物台買了20多萬,是公司送她的禮物。

但見客廳進口外國皮沙發換成人造皮沙發,臥房長條櫸木地板因有漏水漬,改成合成地板,房間內還有琳瑯滿目的新品。原來購物台還有從事居家裝修服務、噓寒問暖的客服,恰能填補她的孤寂,自然成為成功的行銷高手,直到阿姨語言行動全失能,才止住繼續被洗腦購物。

於是警惕自己,在電視前的沙發旁擺放小冊子與筆,當看到很吸引我的商品,就記下日期、品號、價錢與電話,再到網路比價。若價錢OK,再沉澱3天,慎重考慮是否是必需品?若是衣褲,就先到衣櫃察看,發現已足夠就不再心動。小冊記下滿滿的商品,既能宣洩被購物專家洗腦時,欲罷不能的購物衝動,又能守住荷包,更免除買下的後悔。

〈小資族須知〉訂下目標 守小錢換夢想

文/公常豫(高雄市)

菜鳥新鮮人的我總覺得台北生活大不易,起居生活樣樣皆是財,省錢似乎挺費事,但記帳後,才發現魔鬼藏在工作裡。

早晨進辦公室,洗腦自己再忙也要買杯咖啡;大腦用了4小時後,同事便揪團以「月末疲勞犒賞」之名,大啖高價午餐;午後,團購飲料、點心的資訊從四面八方湧來,舌癢癢地下訂3盒泡芙和珍奶;晚餐與朋友才喝杯小酒,打開皮夾,咦,怎麼一天的薪水,隨著不經意的誘惑就一去不回。

「人因夢想而偉大」很實在的話,所以開始規劃一些目標,不論是短期的旅行,或是長期的進修與興趣,變得自制;也定期透過報章雜誌汲取理財知識,因為目標明確,更能堅定理財意志。

早晨省下100元咖啡,一年後能換成垂涎已久的單眼相機;多帶便當、自備茶水代替珍奶,更能解消財的渴,一年後就能帶著單眼相機去自助旅行。如今,下班不再覺得錢包空空,歲末之際更能一展年初訂下的計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