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吳敏顯/【閱讀小說】3之2 棺材伯與石頭師

2017/07/24 06:00

圖◎王孟婷

◎吳敏顯 圖◎王孟婷

哪曉得這個兒子長相大器,深獲人緣,喜歡同他一起戲耍打混的玩伴特別多。剛上中學即仿傚日本電影裡的小太保,穿著喇叭褲找一截木棍充當刀劍,呼朋喚友去四處遊蕩。後來武俠小說看多了,更經常逃學,爬上九股山去尋仙練劍,總要過個幾天才被找回來。

勉強讀到國中畢業,接連考了兩年高中沒考上,老石頭師不惜花大錢將兒子送往台北火車站附近的補習班補習,最後也只考取職業學校。

高中進不了,以後想考大學等於做夢,沒個高學歷,哪來大官當?老石頭師心底懊惱且忿忿不平,覺得自己似乎被算命仙擺了一道。擱下手裡刀鑿錘銼,專程上街找算命仙理論。表面說再請高人指點迷津,其實是想試試對方能掰出個什麼歪理搪塞,也好討個公道出出氣。

只見那算命仙緊緊閉上白濁無神的雙眼,氣定神閒地認真掐起指頭,一面彈動雙唇叨念個半天,自言自語接連嚷嚷好幾句:「不該如此,不該如此,不該如此呀!」

「唉──」隨即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告訴老石頭師:「你這孩子聰明過頭,很容易受外界唆使而走岔了。」

「那我這個老爸沒讀過什麼書,下一步該如何幫他呢?」

算命仙再掐了掐指頭,嘴巴動個不停,宛如咀嚼一把豆子,折騰好一陣子,等回過神喝了一口濃茶後,才用和緩的語氣安慰老師傅說:「英雄不怕出身低,何況這孩子天資好,極有根柢,你看我們有些縣長、省議員和大官員,不都只有農校畢業?」

老石頭師想想也對,很快又恢復了信心,以為兒子只是一時迷失頓挫,將來必有出脫。

卻萬萬想不到,究竟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兒子進農校讀了三個學期,便因為抽菸、考試作弊,逃學曠課節數太多,帶頭要找教官打架,成串的過錯而被攆出校門。

老人家終於認命,不再送錢去孝敬算命仙,天天把兒子釘在身邊捶打石頭,要兒子學學他,一輩子把石頭當仇家,整天敲敲打打個不停,總有打贏的一天。

5

這個小太保畢竟傳承了老爸衣缽和手藝,加上年輕身體好力氣大,無論刻起廟堂碑石或墓碑,樣樣不含糊,跟他老爸一樣贏得好口碑,很快成為全村年輕人的標竿。

或許,那算命仙並未錯得太離譜,大家都說行行皆可出狀元呀!

很多老人掛在嘴邊嘟嚷的「浪子回頭金不換」,還有什麼「真金不怕火」,什麼「人認一步真,吃穿免驚嘸」等等警世格言,統統應驗到他身上。

可這回他將棺材伯墓碑上生辰年月和籍貫刻錯,弄錯了生辰籍貫,無異把一個人的祖宗八代統統給否定竄改,這對一個專門刻製墓碑的石匠而言,是相當嚴重且不可原諒的錯誤。大家似乎已經預見石頭師家祖傳好名聲,即將毀於一旦。

村人的閒言閒語,很快傳到石頭師耳朵。未料,他非但不認錯,還非常生氣,氣得眼球布滿紅絲,整坨大鼻頭紅彤彤。他丟下手中鑿子銼刀,便朝村長家跑去。

村長家客廳幾張長條板凳上,分別坐了小學校長、榮民服務處人員,以及棺材伯兩個老鄉兼老友,認真討論棺材伯留下的房子、儲蓄,該如何按照他生前遺言全數捐給學校。門裡門外,則圍了七、八個湊熱鬧的村民。

石頭師一出現,幾乎所有人都用看好戲的眼神朝他打量,看他紅著鼻頭、眼眶,當他是特地趕來認錯悔過的小孩,全場一下子鴉雀無聲地盯住他。

石頭師顧不得理當先向在場鄉親打聲招呼,即直接把兩張紙用力地拍在八仙桌上,「砰!」一聲巨響,彷彿砸下一塊厚實的磚頭。

「你們是滿腹學問的長官,你們自己看吧!」石頭師雙手交叉胸前,氣呼呼地轉過身,背向眾人站立窗口,瞪著窗外搖晃的樹梢。

那兩張十行紙是棺材伯生前留給石刻店的,一張用毛筆明白寫下墓碑文字,另一張則簡單地繪製墓碑樣式和圖案,足以證明石頭師完全按照棺材伯所吩咐去刻製墓碑,絕對沒竄改或增刪任何字句。

村長把那兩張紙仔細瞧了瞧說道:「嗯,不錯!這白紙寫黑字,鐵定是棺材伯親筆所寫,如假包換。」抬頭卻瞥見幾道求索證據的質疑眼神,集中掃向他臉上。

村長只好將那張白底紅格子、寫著黑色毛筆字的紙張,攤開舉到眾人面前,繼續說:「你們看,這些毛筆字,個個寫得橫是橫、直是直,有翹腳、有曲腰、有頓點,跟棺材伯每年幫大家寫的春聯筆跡一模一樣,分毫不差。上面寫的正是墓碑上刻的字句,不管哪年哪月哪日出生,老祖宗哪裡人,一個字一個字寫得清清楚楚。」

村長接著翻開第二張紙,再將它豎起來展示在眾人面前:「錯不了,他連哪些字該刻在石碑上哪個位置,全畫得明明白白,證明石頭師攏總按照棺材伯生前所交代去做,並沒刻錯,誰都不該胡亂批評。」

村長話音一落,那個愛講話的阿春姨從看熱鬧人群當中搶著接上話頭,朝石頭師後背提問:「也許棺材伯年輕時吃太多苦,老來難免番番顛顛,自己七、八十歲還以為才五十郎當。就好像住村頭那個嘯彩,兒孫早幫她過七十大壽,她每天照樣打扮得花枝招展,四處遊逛。有人問起多大歲數,她會張開兩片手掌,一邊豎起兩根指頭,一邊豎起五根指頭,兩手掌分開一些距離,對方刻意胡亂瞎猜二十五歲或五十二歲逗她開心,她聽了便爽歪歪地笑個不停;若對方坦白說她七十歲,哈,小心她吐你口水,怪你怎麼可以把正當青春的一隻黑貓,變成老猴。嘿,難道你石頭仔師傅也把棺材伯當成黑貓黑狗,當成嘯彩?」

「我──」石頭師轉個身想開口答辯,阿春姨不給隙縫插嘴,繼續用她尖利聲調說:「嘿,石頭仔師傅,我看你呀!標準老番顛哩!你七成是石頭敲多了,酒喝多了,頭殼已經變成石頭,糊塗了!」

石頭師趕緊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門辯白:「我才不糊塗,棺材伯也沒起嘯,過去我常為了某些石碑上面的字,去請他寫毛筆字,每一次到他那裡聊很久。我覺得村人大都不了解棺材伯,他這一生比我們任何人坎坷不幸,卻能逆來順受,從無怨言。這樣的老人家想在墓碑上刻什麼字句,自有他的分寸和道理。我靠祖傳手藝做生意,人說顧客是皇帝,我怎麼敢隨便刻,對不對?」

村長和校長一人拉著石頭師一隻手臂,要他坐在長板凳上慢慢講,讓大家聽聽棺材伯守住的到底是哪些分寸和道理。

6

石頭師說:「當時我拿到這兩張紙,曾問棺材伯一個人怎麼可能愈活愈少年?棺材伯告訴我,他是38年10月7日那天下午踩到台灣這塊土地以後,開始能夠吃得安穩,睡得安穩,活得安穩。

「在此之前,棺材伯說他比人人喊打的野狗還不如,天天被子彈炮彈追來攆去,身邊隨時隨地有士兵中彈身亡。經常棲身臨時挖出的壕溝,拔野草充飢,喝自己尿水解渴,只差沒切割死人肉吃下肚。

「每一場戰打下來,戰友人數總要少掉許多,伴著屍體睡覺是常有的事,有些士兵看似疲累睡著了,卻永遠沒再醒過來。每個人心裡非常清楚,活過了上午不知道能不能活過下午,撐過今天不曉得能不能撐到明天。唉,可憐呀!

「因此棺材伯認為,他這輩子是到了台灣之後才重新活過來,所以他把那一天做為生日。他說,反正離家時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搞不清楚真正生日,最後部隊所留下的資料,統統由部隊長官隨意編派,那些白紙黑字他改不了,但在自己墓碑上,總可以自己做主吧!」

石頭師每天捶打石頭,耳朵重聽不太靈光。重聽的人嗓門大,聽他說話彷如聽他跟人吵架。村人怕他的大嗓門轟擊耳鼓,平日少有人主動找他交談。

而棺材伯上了年紀聽力不好,也是個大嗓門,與石頭師兩人正合我們鄉下人掛在嘴邊說的,兩片銅鈸做伙鬥陣,當然能夠合節合拍地鏗鏘響。這大概是棺材伯生前常和石頭師相互走動聊天的原因吧!

石頭師這回在村長家,被那麼多人圍繞,且個個屏住氣息聽他這個大聲公講話,令石頭師有點受寵若驚,愈講愈帶勁。

阿春姨不知從哪兒拎來一壺桑椹茶,立刻倒了一碗獻殷勤,石頭師一口氣喝掉大半碗,繼續說:「棺材伯老家在浙江一個山窩裡。十三歲時一個人跑到村口玩耍,被路過的軍隊抓去當兵。團長太太見他清秀可愛,要他幫忙帶小孩,洗碗掃地,後來發現他從五歲開始就跟老爺爺讀詩詞,練過毛筆字,團長便調他當文書。到了十六歲,聰明機伶的他和一個同齡弟兄,被指派充當敵後便衣,派往日本軍隊占領的城市,蒐集日軍布防兵力等情報。

「兩個大孩子在城裡大戶人家當長工做為掩護,那大戶人家慳吝苛刻,每餐只給剩菜剩飯,晚上睡柴房常凍得半死。想家想得厲害卻不敢逃走,怕萬一被抓回部隊縱算不被槍斃也會被打斷腿。何況團長明白告訴他們,隨時有兩名便衣在他們附近。主要擔任緊急接應和掩護,同時兼具監視任務。

「日本投降前夕,棺材伯已經由二等兵升到准尉。一次大會戰突圍受傷後,在大後方療傷期間正逢抗戰勝利,他獲准以少尉官階解甲歸田,即從漢口搭船到南京,四處打聽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搭載他回浙江老家時,巧遇移防到當地的老部隊,隨即被老團長重新任用。

「從此,和部隊交手的敵人,換成了中共游擊隊與解放軍,開頭兩年對方習慣打了就跑,棺材伯的部隊無端挨打之後,往往還沒弄清楚敵人從哪個方向打過來,對方早已跑得無影無蹤。

「後來解放軍人數愈來愈多,每次戰役都像滾雪球,一大群一大群螞蟻雄兵傾巢而出。代理連長的棺材伯帶領士兵把槍管打得通紅,人人手軟心懼,對方照樣一波又一波像淹大水,鋪天蓋地地湧過來。幾場仗一打,整個部隊便被衝垮了。

「棺材伯僥倖活命,混進逃亡的人潮輾轉南下,想等烽火平息後再找機會回浙江老家,但那股流亡人潮卻一路流竄到了廣州。他心底盤算,隨一大群難民好像無頭蒼蠅轉過來繞過去,反而不容易找到吃喝,要是憑自己年輕單獨去打拚,說不定日子會好過一點──」

石頭師正得意忘形地說著說著,突然被口水嗆住,舌頭一打結,才發覺自己被那麼多專注的眼神牢牢釘住,心底著實嚇了一大跳,只好再喝口茶潤潤喉定定神。

「唉,人算不如天算哪!像我平常刻石頭一樣,當我想刻橫的,它偏偏裂成直的,有時想削掉一點疙瘩,它偏就斷成兩半,唉──」

石頭師不自覺地長歎一口氣,再端起桑椹茶抿了一口,用意是讓腦子有個轉圜,好掩飾自己仍未安定的情緒,但在其他人聽來,卻成了「請聽下回分解」,為了吊人胃口所鋪陳的玄機。(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