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馮孟婕/野溪與集體的夢

2018/03/19 06:00

◎馮孟婕

前陣子時常在臉書上滑到關於河川整治的文章,儘管大多是以生態工程為訴求,但也是負面評價居多。負面評價主要是因為同溫層的關係。

要向多數群眾講述野溪的價值是困難的,也有人懷疑是否還有真正的「野溪」存在。在21世紀我們被告知,一根隨意丟棄的塑膠吸管可能威脅著一隻太平洋中海龜的性命;一台電腦的生產可能汙染了我們一輩子喝不完的水源;太陽能發電板反射的光線燙傷了空中的飛鳥;風力發電機改變了候鳥遷徙的路徑。

我們似乎注定傷害地球,荒野成了眾人的夢,而夢,他們說,也不過是私人的神話罷了。

我們也注定無法知道,那些日日夜夜穿梭於河道間的生物,是如何看待人造的水泥壁板,或先被剷平再重新填補的砌石工程。是雜草還是天然植被;是穩妥受控的排水量抑或難以量測的微棲地價值,人們的夢彼此疏離,彷如生性害羞隱密的緋秧雞之於寬闊水泥河道中的夢境。

真正的「野溪」是什麼模樣呢?天然的河道是蜿蜒多變的,流域中的一切成為集體相互纏繞,或許這跟拉圖(Bruno Latour)的「交引纏繞」論點有幾分相似――一個社會進展的程度,取決於是否能將更多的事物納入集體的考量。

如果野溪也會做夢,那會是一個流域集體的夢;包含期望開發與不期望開發者的夢;包含秧雞、食蟹獴與山羌的夢;一個容許蜿蜒、容許一部分被浸濕、容許在被人類掌控的地表上有一部分仍屬未知的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