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瓦歷斯.諾幹/【影想】東勢郡羅布溝社水田耕種

2018/05/21 06:00

照片出自《寫真集》,張良澤編修、戴嘉玲編譯,台北,2000年。

文.圖片提供◎瓦歷斯.諾幹

照片拍攝的時間應該不出1934年到1940年之間,羅布溝社現在稱為竹林,族人喜歡稱它為K’ling,用來記錄有位族人來到客家庄東勢角m’iyu(以物易物)得來龍眼顆粒,隨意丟棄卻長出三棵肥碩的龍眼樹,其結實累累,附近的小孩每到夏日央求吃甜膩膩的龍眼時,大人手指羅布溝社的方向說:「去爬K’ling啊!」K’ling,就是龍眼樹,如今,龍眼樹早因為貫通產業道路被剷除殆盡。

羅布溝社還是老屋峨社時是清朝中葉,清官府為有別於大甲溪流域的泰雅族南勢群,稱居住在大安溪兩側的泰雅人為「北勢八社」,老屋峨社是其中一社,也是歷史上很早就出現文字記載的部落,事由源於幫助清官府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1788年9月乾隆七十八歲大壽,乾隆接受福康安安排各社有功頭目進京朝見,並論功行賞。當時進京名單包含四大總社烏鰲總社、阿里山總社、大武壠總社及傀儡山總社等共三十名原住民大小頭目。而該次朝覲事蹟亦由皇帝諭令補畫入1761年由傅恆主持完成之《皇清職貢圖》中。烏鰲總社即老屋峨社,也就是羅布溝社。

清末1885至1886年,劉銘傳派林朝棟、柳泰和五營共兩千名士兵討伐北勢蕃,老屋峨社Waiyo.Mahon固守中立,後承清軍之意斡旋有功,被授以六品軍功頂戴,賜漢姓白,漢譯名稱為「白麻鳳」,每次下山到漢人聚落乃著官服坐轎,保持著山中小王國的態勢。等到日本殖民台灣,對台灣原住民各族不歸順則武力剿滅,武力歸順之後即進行集團移住、改善生活、日常皇民化等,水稻種作也是以「革除蕃人惡習」為目的,以便「鼓舞他們從事農作生產事業」,達到「進化」的目標以為我所用。但日人意欲原住民進化為現代人是以「蕃人非人」為基礎,是先否認了原住民族做為「人」的主權,於是水稻種植就革除了以小米為中心的歲時祭儀――samyatu panyangan(墾地祭祀)、smyurak lmawm(燒墾祭祀)、smiyatu tamubux(播種祭祀)、tasaing(收割祭祀)、mup qhu(入倉祭祀)。

我喜歡的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擁抱之書》裡頭,曾經寫過何謂「卑微的人」,他說:

他們什麼都不是,儘管他們是人。

他們不說語言,而是方言。

他們不信宗教,而是迷信。

他們不創造藝術,而是手工勞作。

他們沒有文化,而是民俗。

他們不是人,而是勞動力。

他們沒有面容,而是胳膊。

他們沒有名字,而是編號。

他們不會被載入世界史,而是出現在地方志的奇聞軼事一欄。

卑微的人,比殺死他們的子彈更廉價。

彰顯「蕃人朝向現代化」的這類照片,都讓我想起愛德華多.加萊雅諾所寫的「卑微的人」,感謝主,感恩您。●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