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這個親戚 讓人氣

2018/07/22 06:00

圖/swawa.com

結了婚,家族變多,然後你就發現,怎麼有人比另一半還難搞啊……

圖/swawa.com

〈阿姨太多嘴〉臉書蒐情資 再來大放送

文/婉言(新北市)

大家身邊有沒有那種自以為熱情(其實是管太寬)的長輩,總是把精力投注在關心(評論)別人家務事,最終被親友偷偷隔離在小圈圈之外。

五阿姨一直都是我們家的科技先鋒,當同輩還在學習如何加臉書好友時,她已經在聚餐開直播分享!我與阿姨的世界素來沒交集,一時不察加了臉書,從此開啟我們小夫妻私人生活點評,阿姨不知道網路世代的社交禮儀是「應該知情不報」與「不打擾是我的溫柔」,五阿姨總是會透過臉書蒐集情報,再跟我媽電話連線比對,最終綜合成每週出版的好媳婦/好老婆守則,以臉書或賴的訊息放送,好處是你能學到很多上世代的禮俗,壞處就是你不能封鎖也不能回嘴,因為他們會很悲傷地跟你說:我們做這麼多都是關心你、為你好,你怎麼不領情?

近年台灣又重新流行「界線」的概念:提醒人際關係互動,應適度保持健康的距離,彼此能有點黏又不太黏,期待阿姨能在某一天頓悟親友對她保持距離的原因,無非是圖個安靜罷了。

〈小姨子太投入〉一場婚禮 全程都聽她

文/陳敬函(新北市)

「妳胸部太沒料,這件太單薄撐不起來。」「不行,不行,這件裙襬的蕾絲太毛邊了,顏色也不對。」甫一拉開試衣間衣簾,她嘟著嘴直搖手。我與老婆只能面面相覷,最後不得不把她的意見照單全收。

這如模特兒走秀劇碼還只是籌備婚禮時的冰山一角,相同扮演監製的督工程序仍不斷上演。

「那個拍攝角度不唯美,姊姊跟攝影師都再調整一下。」本來期待簡約樸實的棚拍,卻又改成外拍。加價不說,六月時,她在烈焰炙射的沙灘上全程監控指揮。

挑選照片組數時,她跟攝影業務一搭一唱,原本選擇的幾張簡單紀念卻又爆增成冊。

除此之外,最讓人翻白眼的是婚禮場地和進行方式。「我朋友都是在五星飯店桌宴,在婚宴會館太寒酸」、「要循古禮南下再北上迎娶」、「喜餅一定要選日式高級的啊」她手足舞蹈,一臉眉飛色舞好像她就是婚禮主角。

親愛的小姨子,我說妳嘛幫幫忙,我知道妳護姊心切,但也別過度投射妳待嫁的心情,畢竟妳就算很期待夢幻婚禮,但在這之前還是要先找到白馬王子呀。

〈兄長管很寬〉從清潔到教養 他都有話說

文/重生珍珠(南投縣)

雖然結婚至今已經27年 ,一想起先生家的這位兄長,仍然覺得滿腹心酸委屈,當初要是知道嫁入此門得和這號人物常相處,絕對不敢貿然答應這樁婚事。

話說結婚不到一週,這位兄長就管起我的居家打掃,上自採用何種品牌的清潔用品,下至該如何動手做比較乾淨省力,新嫁娘當然不敢得罪這位在公婆面前,講話具有份量的人物,偶爾訴苦予姐妹淘聽,無不問我他怎麼不去要求自己老婆啊?怎麼會有管這麼寬的兄長呢?

前幾年某個夜晚,先生和公婆剛好都各自進了房間,我整理好客廳,正要回房休息,竟然被他攔截,開始長篇大論指點無數,從我的財務經濟觀念有偏差,到教養孩子的方法需要調整……等等,最教人難以招架的是,兄長完全不聽解釋,每當我想好好說清楚,他可是壓根一句也聽不進去,只顧自己暢所欲言。

天啊!我怎麼會遇到這樣偏執難搞的親戚?還好,他與我們同住的日子沒有從前多,我也聽從先生建議,離他遠一點,讓自己受傷少一些。

〈大伯母很有事〉信仰不同 一直被叨念

文/sunny(台中市)

跟先生完成了在教堂舉行的婚禮,也受到親友的祝福,然而在第一年的掃墓節時候回去,夫家大伯、大伯母很親切招呼我這個新入門的媳婦,談話當中也非常開心,直到談到我的信仰。

因為我是基督徒,夫家是道教儀式,所以信仰上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原本相談甚歡,一談到信仰,大伯母彷彿變了個樣。

她就直接問我說:「你們從小家庭就是基督教嗎?信基督教不好啦!要來信這個拜拜的,拜拜才會保佑妳平安順利。」我啞口無言,一時回不出話來;因為我從小就參加教會的兒童主日學,爸媽也都很肯定我在教會學習的好品格,以及信靠耶穌為救主的信仰,所以他們從來沒有干涉過我的信仰,在嫁娶時,其實早已跟公婆做溝通,公婆說:「妳有自己的信仰方式,我們不會勉強妳,但是祭祀祖先時,妳也要站在旁邊。」我總是用禱告的方式,他們也都能夠接受我的信仰,反而是大伯母,一直在乎我跟他們不同信仰,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困擾,喜樂平安在我心!

〈小姑太假掰〉外國月亮比較圓 散發負能量

文/Becky(台北市)

五專畢業就出國遊歷的小姑,在美國一待近20年,碰面前,原以為會見到位作風洋派、開朗外向的女子,沒想到出現的卻是堅持要以英文名相稱,外表略顯邋遢、穿著寬鬆帽恤和過膝短褲的福態婦人。

告訴自己勿以貌取人,或許只是不拘小節,不過當認識越深,竟發現小姑其實是個頗為著重細節的人。小姑對路人的外表總是不假辭色地批評,假睫毛太長、髮流沒梳好、鞋跟比例錯誤,任何小瑕疵都逃不過她的火眼金睛;除了有雙銳利的雙眼,小姑的聽力也是一流,平日說話總是中英夾雜的她,特別喜歡糾正別人的英文發音,常批評台灣人說英文有台灣腔、不標準。

而且她習於把台灣的一切拿來和美國相比並挑剔,比如家庭聚餐時,小姑就從份量太少、用餐環境不夠寬敞……挑剔到車位難尋,最後不免下個結論:哪像在美國怎樣怎樣呀。小姑時刻挑剔成性所造成的負能量,實在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誠心希望小姑能盡早拿到她日夜盼望的綠卡,回到她口中那個才是給人住的國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