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標本永生基地(下) 探訪台灣博物館的祕密

2018/09/11 06:00

庫房管理人「不露臉」,陳嬿如與助理示範移動櫃轉輪。(記者潘少棠攝)

記者凌美雪/專訪

站立的「長尾雞」標本。(記者潘少棠攝)

庫房向來可說是博物館最神祕的地方,即便是總統級人物,想進故宮庫房也得先申請並留下紀錄,可見庫房管理的重要性。

「長尾水青蛾」因夢幻的水青色得名。(記者潘少棠攝)

傳說中,進故宮山頂庫房有很多規矩,比如必須有2個不同的人持同一庫房的鑰匙,而且非得2人同時「出手」,他人才得其門而入。不過,也有人認為那是「擺譜」,只為強調庫房安全的保障,也讓申請進入庫房的人覺得很慎重且很了不得。其實,當代先進的博物館庫房,一張感應卡「嗶」一下門就開了,只是,有權管理感應卡的人非常少,館長也別想拿到!

台博館藏「孟加拉虎皮」標本。(記者潘少棠攝)

博物館最神祕的地方

每家博物館的庫房管理不盡相同,有時也因為典藏品特質而有不一樣的管理模式,相同的是,申請者必須先登記姓名、工作單位及進出庫房時間,且必須有管理庫房者陪同進出。此外,進出人員都要先「被消毒」,有些地方要求進出者戴上一次用丟棄型髮套、鞋套,還要經一個具清淨功能的噴霧空間,有些地方則只需換庫房專用拖鞋,有些地方不需換鞋,也不穿鞋套,但入口有個特殊設置,經過時會覺得腳底黏黏的,因為要把鞋底的髒汙黏掉。

位於台北市的國立台灣博物館,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前身是1908年「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1945年改稱「台灣省博物館」,1962年組織擴充,館藏分為人類學、地學、植物學、動物學等,也為後來典藏方向大抵定調。1999年正式更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

目前台博館的典藏數量約為11萬件,因館舍典藏空間不足,近年逐步進行辦公或典藏庫房擴置計畫,而超過百年的台博館本館建築,現則主要用為展覽空間。

台博館的庫房管理,依4種學門分類共有3位庫房管理員,最資深的1位管理植物學與地學物件,另有2位分別管理動物學標本與人類學物件。並非所有庫房管理員都很懂自己所管理的學門,但對於庫房有多少標本、擺放位置及出入庫情形等,絕對了然於胸。

確保庫房安全 與標本相依為命

動物學門庫房管理員陳嬿如表示,庫房管理員第一要務,就是一件都不能少。「少任一件都是天大地大的事,所以每年要盤點一次,還分初盤、館內抽盤、館外專家學者隨機抽盤等。」

陳嬿如說,物件進出分為「入賬」與「出借」,「入賬」有的是購買、有的是捐贈或採集,管理員負責做編號、拍照,開會確認完成才能就定位。「出借」則分館內展覽與外館借展,「需在系統填寫申請,批核後才可出庫。」

標本的安全性也很重要,首先是恆溫恆濕保常態,從放置在庫房角落的溫濕度計可略見一斑,「20正負2;50正負5」,像念口訣一樣,陳嬿如說,溫濕度表上維持這樣的數字就對了。這些數字資料每個月會跟其他庫房資料同時下載、呈報,所有數據都存在電腦裡,沒有保存期限,隨時提供調閱。

有時物件出展前會因年久需要整復或小修,這時,研究員就由管理員陪同先提件到修復室,陳嬿如說,通常修復調整不到半天就可回庫房,若只須小調整,則在準備室進行即可。

「準備室」所指,就是進出庫房時,第1扇保全門與第2扇庫房門的中間區域,申請獲准入庫的人都在這裡填寫入、出庫時間,以及換鞋、寄物等。而且,2道門前後,監視器無死角。除非開會或有其他行政庶務需處理,庫房管理員多數時間都會待在準備室,所以,也可以說是與標本共處時間最久的人。

她用位置記住3萬件標本的存在

雖然與一般人一樣是上下班制,但庫房管理員的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萬一有任何安全問題發生時,保全系統會通知庫房管理員,陳嬿如說,舊庫房時期比較容易發生線路問題,印象中曾經半夜收到通知,「那時不管再晚,都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不過,自從新庫房啟用後,環境條件好很多,就沒再發生過類似情形。

這樣與標本「相依為命」的工作,已超過十幾年,陳嬿如也練就了一套特殊的本領,「對我來講,最重要的是它們的位置,位置的管控是我的責任,我要知道所有東西在哪裡,所以除了博物館本身的系統,我也會有一個自己的檔案,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時間久了,大腦裡也像建立了一個檔案櫃,提到某一件標本時,腦子裡的隔頁就不斷一翻再翻,在幾樓?第幾個櫃子的第幾層?然後帶著助理,開始轉動鐵櫃的轉輪,直到標本現身。好像一個大型樂團的指揮,喇叭手在哪裡?法國號?男高音在哪裡?揮手一指就有反應,什麼東西老是晾在一旁或束之高閣,什麼東西總是被請出去常不在家,往往是問她比查電腦快。

台灣黑熊常不在家

問陳嬿如,「睡覺時,眼睛閉起來會不會滿腦子動物標本?」她說,對她而言,管標本跟管圖書其實一樣,就是「把它管理好,但工作的東西不要帶回家。」沒有特別害怕的標本,沒有太多衍生的想像空間,倒是有特別喜歡的「台灣黑熊」,但因為是很受歡迎的動物明星,常被借出去展,所以「黑熊不在家的時間多。」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