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王丹專欄】網路酸民的問題在哪裡?

2018/09/19 06:00

◎王丹

最近,台灣駐日本大阪外交官自殺的責任歸屬問題引發社會議論,其中不少批評的矛頭指向網路上的語言霸凌。我真的很希望這樣的討論能夠深入進行。因為,在一個日益以網路為日常運作基礎的社會中,網路語言的規則問題愈來愈重要,已經重要到了是否會出人命的地步,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忽視的。而在網路行為的種種問題中,網路酸民的問題尤其值得大家關注和反省。

經常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意見或者瀏覽的人都知道,有這樣的一群網民,他們似乎什麼都看不慣,最喜歡對各種人、事和現象進行批評;他們喜歡一窩蜂,跟著網路風向走,其實根本不太清楚風從哪裡來;他們集體出沒,用成規模的口水帶領話題,集中火力攻擊一件事,一個人,然後迅速就忘掉了這件事,這個人;他們喜歡挑剔別人的問題,喜歡指出別人的錯誤,喜歡看到名人出糗,政客失言。這樣的網民,就是所謂的網路酸民。

其實,網路酸民的存在和行為本來不是什麼問題。網路的意義之一就是大眾意見的自由發表,就是輿論監督的普遍化,就是拉近菁英與草民跟群眾的距離。但是,這樣的意義使得酸民們充滿道德優越感,根本不覺得自己的酸民行為也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在我看來,有酸民的存在是好事,但是,酸民的某些行為是壞事,是我們必須警惕,反省和進行批判的。尤其是以下三種:

第一,有些酸民每天大發議論,但是你看他的發文,幾乎都是批評,都是負能量。在他們眼裡,別人都有問題,世界上沒有什麼好事,好事的背後也一定有黑暗的陰謀。這些酸民的言論只有嘲諷,攻擊,挖苦,或者說,就只有一個「酸」字而已,沒有任何正面建設性的言論。這樣的酸民並不是在進行公共討論,他們只是在發洩某種個人性質的情緒而已,他們所「酸」的對象其實只是他們內心不平衡的替罪羔羊。

第二,有些酸民針對公共事務發言,完全是情緒化的,表現為根本不會好好討論問題,三言兩語不合就開始人身攻擊,甚至粗口伺候;在這些酸民那裡,不管你有多少意見是他們曾經支持的,只要有一次,有一條言論不合了他們的心意,你立刻就成為他們不共戴天的仇人。其實只是一般性的爭論,最後變得糾纏不休,歇斯底里,讓人看得莫名其妙。這樣的酸民,其思維模式完全是極端主義的,他們眼裡只有黑白,而黑白的標準完全看心情且自行訂製。

第三,網路當然是一個輿論監督和批判的場域,但是酸民們往往並不區分對象。按理說,我們平時要睜大眼睛去監督和批判的,是那些當權者,既得利益者,是那些具有壓迫性的體制,對於這些對象,再怎麼嚴苛也不為過,因為他們是強者,必須受到各種牽制,否則就會仗勢欺人。但是有些酸民把監督和批判的範圍無限擴大,對普通的人也用對當權者的標準去進行嚴苛的檢討,或者把一件生活中的他人的小事無限放大為似乎動搖人類生存基礎的大事,鋪天蓋地地進行道德評判,這樣的壓力其實前述的那些強者並不會在意,但是一般的弱者很難面對,網路霸凌造成當事人自殺的事件愈來愈多,就是酸民們的正義感不分對象的結果。對強者嚴厲,對弱者要寬容,這樣的原則在酸民們那裡是不存在的。

這些「酸民之亂」嚴重干擾了公共討論的理性進行,也突顯了網路發展帶來的問題。現在,檢討臉書,推特等大的社群媒體的聲浪已經開始加強,就說明了這樣的問題的嚴重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