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灣民報復刻出版 看見1920年代社會運動精神

2018/12/04 06:00

《台灣民報》見證台灣1920年代社會運動與當時各項議題的發聲。(記者陳昱勳攝)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將第一手文物史料復刻出版,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台史博)昨天發表1923至1927年《台灣民報》移台前報刊資料復刻出版成果,重新設計較為易讀的版面並整理成冊。選擇在別具歷史意義的台灣民報舊址(今蔣渭水文化基金會)舉行,台史博副館長謝仕淵表示,復刻《台灣民報》除見證當年社會運動脈絡,對台灣史學研究亦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台史博表示,1923年,混雜著台灣話、日語與白話漢文的《台灣民報》,於日本東京創刊,由於總督府的限制,直到1927年7月,經過交涉溝通,才獲准將編輯發行等事務移回台灣,1932年開始以日刊形式發行。《台灣民報》對於當時日治時期下的台灣影響甚鉅,內容橫跨社會運動、文學與政治等,鼓吹勞工、婦女爭取權益,亦支持學生及文化啟蒙,對新文學提倡也有不少貢獻。自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來的政治、社會運動均熱烈支持。

1974年,透過文史作家婁子匡、王詩琅與黃天橫等人的共同輯錄,推出由台灣雜誌社發行,東方文化書局複刊之《台灣民報》影印本。此次復刻計畫,則由台史博透過黃天橫先生家屬黃隆正,將當時報紙編輯林呈祿父子所遺留之原版《台灣民報》資料借予館方,部分缺漏則由民間史料保存室六然居資料室的檔案補上,匯集成一套8冊出版。

謝仕淵說:「《台灣民報》做為日本時代為台灣人出聲的媒體,是相當重要的標的,有別於一般媒體,裡面包含了對於一些日本殖民統治相關的社會議題與議論。」謝仕淵進一步指出,在文協百年前夕,首要先把最有標的性的刊物出版,並以適合閱聽者的方法重新復刻,讓更多沒有讀過刊物的人閱讀,了解台灣成為近代國家的過程當中,到底面對了那些衝擊與不平等待遇。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蔣朝根表示,《台灣民報》為台灣人爭取新聞自由的一段重要歷史,同時也是社會運動的縮影。謝仕淵也表示,復刻計畫要如何把1920年代散落在各地的資料拼回來是相當大的工程,未來仍將持續呈現這些珍貴史料。《台灣民報》復刻版預計在12月中旬正式推出,詳細販售地點可上台史博官網查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