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新科技創造新工作 這一次會不一樣?

2018/02/05 06:00

新科技對工作的影響

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達爾文的物競天擇說,為消滅的物種找到原因,不過,每年仍有成千上萬新物種出現,或許是早已存在的發現,但也可能是新物種的誕生;人類社會一樣有再進化的能力,隨著機器人更加精良、人工智慧應用於生產,以及網路商機普及,因應工作消失成為個人與國家無法忽視的議題,但在過去10年、20年,甚至工業革命、生產線普及後,新工作不僅持續出現,而且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舊工作消失 新工作出現

在進入21世紀前後,有些舊工作或行業逐漸消失或大量減少,譬如:被連鎖便利商店取代的舊雜貨店、數位相機及網路普及後的照相館、唱片行,再早之前的家庭代工等,被取代的舊工作因為不具效益或效率而被淘汰,但有些新工作趁著科技或社會的進步與改變而出現,行業的面貌也逐漸模糊,像有成為意見領袖的部落客,或是與Youtube一起發展的影音提供者,以及受到歡迎的直播主,甚至是搜尋引擎、臉書等,大大小小的商業型態、個人或企業,因為網路助陣,而有成長的機會。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對「工作的未來」進行調查,不少專家的樂觀態度,就來自於大數據、行動網路、物聯網,甚至是機器人的發展,他們認為這些新科技的創新會提供新的工作機會,且特別有利於年輕人、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以及婦女等,新科技使他們有機會在新環境發揮自我。

自動化與AI 改變工作型態

不過,自動化與AI革命對未來的生活與工作影響的分歧意見普遍存在,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一篇針對相關領域專家的調查,對未來樂觀及悲觀均有,但得到四個結論:新科技可能會取代部分工作型態,但從歷史上看,新工作的創造大於舊工作的消失;人類會利用獨具的能力發掘新的工作型態;科技會減少日復一日的沈悶工作,使我們能以更正面及有益社會的方式定義人與工作的關係。最後一個結論,嚴格地說並非結論,「我們可經由自己的選擇,決定未來的命運」。因為我們控制著政治、社會及經濟體系,科技改變對就業的正、負影響,來自人類選擇的應用方式。

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估計2019年將有250萬個工業機器人投入生產,並認為自動化及機器人可以提高生產力,因而創造需求及新的就業機會,未來人類會與機器人一起合作,而非被取代。自動化將使人類專注於更高階、更複雜及更高薪的工作。

不怕工作消失 只怕沒有適應能力

從歷史看,也確是如此,不管是否應用AI或機器人,有些工作總是會消失,但新工作會被創造,現代的環境可能只是加速這種淘汰賽。在這樣的現實下,工作本身就有不適者淘汰的特徵,個人、企業或國家都要有適應時代變化的能力,才能在新競爭時代生存下去。

改變人類生活的工業革命發生後,大量手工業被機器取代,藍領階級受到重創,但大量生產並未擴大失業,新科技出現反成為財富重分配的機會,使一部分人有能力白手起家,並總是發展出新的產業價值鏈。服務業興起是一個特徵,十九世紀中期美國的服務業產值突破30%,而後一路向上提高至今接近80%。隨著人口增加,工作沒有消失,只是在移動中。

科技不止改變工作,也改變生活,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慾望是人的本能,舊慾望滿足了,又會有新慾望產生,只要人類有慾望存在,就有為滿足新慾望的行業存在。創造滿足慾望之商品與服務的工作不會消失,只是換個外衣出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