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熱門話題-他們說〉貪婪導致危機 世界學到教訓嗎?

2018/09/24 06:00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揭開的是一場金融和大浩劫,直接反映華爾街和市場「貪婪」一面。(美聯社)

編譯楊芙宜/專題報導

近來各界紛紛發表金融海嘯10週年回顧,包括歐美監管者、知名投資人等市場參與者在內,都對這場造成世界經濟大衰退的危機提出檢討。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直言,迄今金融機構規模和複雜性程度大增,「大到不能倒」仍是一個問題;世界經濟論壇(WEF)創辦人史瓦布則抨擊,10年來有意義的改革很少,「我們仍未學到教訓」。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揭開的是一場席捲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的大浩劫,甚至被專家稱為「經濟/金融九一一」事件,可見從金融創新、衍生商品廣泛改變世界銀行業經營和監理的程度。不管從納稅人或投資人角度來看,它則直接反映了華爾街和市場「貪婪」一面。

巴菲特警告 金融危機必再重演

股神巴菲特在CNBC「華爾街危機」紀錄片專訪中表示,基於人性貪婪本質,金融危機必然會在某個時點再度重演,「有東西上漲時,大家就開始有興趣,這不是因為他們了解什麼,只是知道比自己笨的鄰居變有錢了,自己卻沒有」;「當比你還笨的鄰居變有錢時」,就該留意泡沫又出現了。

當年投資人擔心全球金融體系崩潰,造成信用市場急凍、股市崩跌,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卻逢低進場,大舉買進高盛集團和奇異公司。

危機中脫身 摩根大通攀上高峰

這一危機讓美國大企業都陷入經營困難邊緣,從聯邦政府贊助的兩大抵押貸款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華爾街投資銀行花旗、美林、保險巨頭AIG(美國國際集團),到美國汽車大廠通用、克萊斯勒,都難逃財務困境。不過,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從危機中脫身,還在危機高峰之際,先後收購瀕臨破產的競爭對手貝爾斯登、華盛頓互惠銀行。

前Fed主席柏南克則坦承,決策者10年前對抗金融危機時犯了2個關鍵錯誤:先是未能預料到殺傷力如此強,然後又低估後來造成經濟傷害。他強調,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後,金融體系陷入恐慌,是當時經濟深度衰退的關鍵原因。在柏南克主導下,Fed祭出三輪空前大規模的量化寬鬆(QE)購債措施,向市場挹注資金高達3.98兆美元(約台幣122.6兆),是台灣去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的7倍。

前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警告,過多債務使全球金融體系如同10年前一樣脆弱,已開發經濟體的債務成長已減緩,尤其私人債務部分,但這卻被新興國家債務的加速增長所抵消,使「整個全球金融體系至少跟2008年一樣脆弱,甚至更加脆弱」。

大到不能倒 銀行問題仍未解決

IMF主席拉加德說,金融海嘯讓24國深受銀行業危機傷害,迄今仍未回到正軌,研究顯示普通美國人一生收入因此減少7萬美元,但現今決策者擺向鬆綁監管。她認為,世界金融體系「仍不夠安全」,包括太多銀行(尤其歐洲業者)仍然脆弱和需要更多資本;銀行「大到不能倒」問題仍未解決;處理破產銀行(尤其跨國銀行)的進展仍不夠;許多灰暗交易正轉入影子銀行業;持續性金融創新(含高頻交易和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帶來更多挑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