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避險為主 天災打包成金融商品

2018/10/22 06:00

全球綠色債券發行額

記者羅倩宜/專題報導

科技再怎麼先進,人類永遠抵擋不了大自然的力量;但即使無法阻止天災,金融業還是想出了控制災損數字的方法。從氣溫、雨量、降雪、甚至風力,都能打包成金融商品,藉此彌補天候異常對經濟產生的衝擊。這類期貨或選擇權,主要交易對象仍限於能源、農業、航運等對天候敏感的企業,並以避險為主而非獲利。

不過,人類真的無法勝過殘酷的大自然嗎?綠色債券、碳權等金融商品,都是對破壞環境踩煞車的努力。

台灣綠債 投資能源科技發展

根據國際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2017年的統計資料,全球發行綠色債券共有37個國家、239個單位,發行規模為1,608億美元。其中,前三大發行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和法國,發行規模就佔全體的56%。

台灣也於2017年加入發行綠色債券國家,發行單位有本國銀行、外國銀行、國營生產事業及民營企業等4大群體,綠色債券資金用途,大都投資能源科技發展。

碳權交易是資本主義掛帥的美國想出的點子,企業不想被課碳排放稅,就提議以市場機制解決環保問題,透過碳排總量管制和碳權買賣,降低能耗及污染。只不過美國政府後來反悔不做,剩下歐盟苦撐快20年,因缺乏國際市場,交易始終清淡。

碳權交易死灰復燃 價格翻4倍

所幸過去一年碳權死灰復燃,價格翻了4倍。重新活絡的主因有二,一是歐盟推出碳權儲備機制,將在明年上路,它類似央行調節貨幣的角色,當碳權供給過高,便收回集中管理,以維持碳權價格穩定 ;二是各國領袖去年團結對抗不信環保的川普(揚言退出氣候公約),各自提出類似碳權的定價和交易機制,冀望透過金融商品,發揮改變環境的作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