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封面故事-時事求是〉創業投資內外分進

2019/01/21 06:00

2018年Google買下HTC的Pixel手機代工部門,透過這項併購,可補強Google在硬體事業的發展。(資料照)

▓魏錫賓

大企業有資金、有人才,看似資源豐厚,但不一定能在關鍵技術或是競爭領域永保領先。2018年Google買下HTC的Pixel手機代工設計團隊,上週又以4,000萬美元取得Fossil智慧手錶技術及研發團隊。這種透過併購方式,消滅潛在競爭者或是獲得競爭優勢的投資,常見於快速轉變的生技、高科技等產業,和內部創業一樣,都成了企業的發展策略。

挑戰不斷 內外投資突破求生

企業經營面臨的挑戰來自多方面,可能是消費需求、社會風向改變,或為領導者本身操守、能力的問題等,但常常是因新商業模式、新技術、新競爭者的加入,而使過去的成功方程式,求不出預期的解答。為了突破困境,可以改變人、事的安排,如更換經理人或改變商品設計等,但有些公司在合理評估後,更大膽地以投資內外新企業,開創新顛峰。

內部創業 沒有文化差異問題

如Google般對外投資,可以迅速取得優勢。不過,除了向外擴展,也常見企業投資旗下員工設立新公司,深入挖掘商機,以內部創業方式投入戰場,在紅海市場殺出血路。宏碁集團、聯電集團過去都有成功的經驗,一旦發現商機或為突破經營限制,在評估後由集團挹注資源、員工形成經營團隊,更沒有組織文化融合的痛苦,在時間成熟後分割成子公司,也能壯大集團實力。

成功關鍵 要能選對人做對事

創業本就不易,由公司投資外部企業,縱有策略考量,一開始主要還是牽涉財務分析與分配;而員工內部創業則動用到企業各類資源,使從屬關係複雜化,原員工改扮演新單位的老闆角色。因此,能否成功的關鍵,除了落實商機的努力,更需主導新事業的員工具有企業家特質,在個人的專業之外,有觀照整體的能力與作為,且必須有創見、判斷力、願意承擔風險。

優劣互見「求之野」或是「舉內才」?

沒有兩家企業的資源條件及應用資源的方式完全相同,所以選擇如何突破困境的決策也不同。在尋找生路或是擴展市場的過程中,外部投資相對單純,但內部創業對企業來說,另有重新盤點資源的機會,能再審視人力、物力的應用方式,以提高效率。多項研究都指出,策略目標、管理能力、公司政策、外部環境等,都會影響內外投資成功的機率,而失敗的可能結果,也必須明列在決策的評估內容中,做為對外併購或內部創業的考量。

網路、AI等科技的應用,引導商業發展的脈動,各種技術以「斷裂式」的創新,將不同產業的競爭對手連結在一起,「不加入,就死亡」的衝擊,終結了傳統手機、照片沖洗,甚至是一般中間商的未來。在滾動的環境下,企業必須跟上時代潮流求生存;求之於內外投資的方式雖有風險,卻有新添勝券的機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