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大選》國際勢力推助 梅克爾4.0無懸念

德國廿四日舉行國會大選,總理梅克爾的基民盟/基社盟支持度遙遙領先,梅克爾也在柏林投票。(路透)
〔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二十四日報導〕德國大選可能產生「梅克爾4.0版」的呼聲極高,國際勢力的推助不可忽視。這雖是一場德國國內選舉,但在媒體透明、社群網路的雙向推動下,美、俄、英、法和土耳其等國領導人幾乎都發揮影響力,凸顯這場選舉相當不同於以往的「國際特色」。
梅克爾的頭號對手、社民黨黨魁舒茲,選情在短短三個月內開高走低,除了梅克爾十二年來從國內到烏克蘭危機、歐元風暴、難民和英國脫歐等議題的應對廣受肯定外,深受德國民眾喜愛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卸任前訪德,充滿「交棒」意味,直接促使梅克爾決定再度參選,也在選情上為她注入了最強的一劑補針。
跌破眼鏡的英國脫歐公投勝出後,國內政局持續紛亂,反而促使歐盟其他國家更重視歐盟存在,脫歐骨牌效應在荷蘭、法國、奧地利大選均未發酵,對歐盟團結有加分效果。一個強大的歐洲,仍是超過四成德國人的夢想,自由貿易與移民政策幾乎都和梅克爾同調的法國總統馬克宏,當選後首度外訪就是與梅克爾會面,「梅克宏」關係顯示歐盟的穩定,符合多數德國選民的期望。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其表現顯示美國未來四年不可預測,讓友邦難以信服相隨,梅克爾因此一躍而成自由世界最後、甚至是唯一可靠領導人,不但提升歐盟國際影響力,也連帶提升德國的國際地位。曾任歐洲議會議長的舒茲一度以「川普模式」煽動言論企圖激化選民,但不久就被選擇穩定的德國選民識破。英國《金融時報》直稱梅克爾是「自由世界的領袖」,《紐約時報》也稱她是「歐洲最後一位強大的捍衛者」。
至於涉嫌介入美法大選的俄國總統普廷,在這場大選很難出招,因為梅克爾的簡樸形象牢不可破,假新聞毫無著力點。而多次大罵梅克爾是「納粹」的土耳其總統艾多根,呼籲德國土裔選民別投梅克爾,對多數厭惡他的德國人來說反而是幫梅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