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過度捕撈+污染 全球物種消失中

濫補、污染等人類行為已使全球物種面臨衰減衝擊。圖為多達一百五十多隻短肢領航鯨廿三日集體擱淺於西澳哈梅林灣,經當地民眾與專家緊急搶救,僅有六頭存活。過度捕撈、海洋廢棄物與聲納干擾等,皆是人為造成鯨豚擱淺的原因之一。(歐新社)

濫補、污染等人類行為已使全球物種面臨衰減衝擊。圖為多達一百五十多隻短肢領航鯨廿三日集體擱淺於西澳哈梅林灣,經當地民眾與專家緊急搶救,僅有六頭存活。過度捕撈、海洋廢棄物與聲納干擾等,皆是人為造成鯨豚擱淺的原因之一。(歐新社)

2018/03/25 06:00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全球近六百名科學家歷經三年研究後指出,過度開採、濫捕以及污染等人類活動,已驅使地球上每一區域的物種衰減。若該趨勢持續,到二○四八年時,亞太地區的商業漁業將無魚可捕。二一○○年時,逾五十%的非洲鳥類與哺乳類生物將滅絕。科學家警告,人類與自然唇齒相依,「這令人憂慮的趨勢,將殃及經濟、生計、糧食安全以及全球人類的生活品質,我們正破壞自己的未來幸福」。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跨政府科學政策平台」(IPBES)的科學家二十三日在哥倫比亞麥德林市舉行環境會議,會中發表全球各區生物多樣性評估,科學家彙整二○○五年以來約一萬份相關科學研究,完成該評估,評估成果也獲IPBES一二九個會員國認可,堪稱是最全面的地域性生物多樣評估報告。

報告強調自然供應人類生存所需的一切,包括食物、乾淨用水、能源,並調節地球氣候,其中一篇報告指出,每年自然對人類的貢獻,相當於每公頃數千美元。報告說,在亞太地區,自一九九○至二○一○年,自然每年平均貢獻七.六%的經濟成長,受惠人口達四十五億人,然而經濟成長對自然造成多方面衝擊,到二○五○年時,該區將損失四十五%的生物多樣性,高達九十%的珊瑚遭遇嚴重退化。

在美洲,與陸地相關的自然環境,每年約貢獻二十四兆美元價值,其中約三分之二、六十五%的貢獻正在減退,而二十一%呈現劇烈衰退,如今該區物種已較第一批歐洲殖民者抵達前,縮減了三十一%,到了二○五○年,物種流失將達四十%,受此連動衝擊,逾六十%的美洲語言與文化將岌岌可危,甚至死亡。

在非洲,人類活動估計已使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退化,逾二十%物種面臨威脅、瀕危或滅絕。非洲逾六成人口依賴自然資源存活,然而到了二○五○年,非洲人口將從目前的十二.五億倍增到二十五億,這將使得該區生物多樣性面臨更嚴峻的壓力,報告指出,到了二一○○年,非洲將損失大量植物物種,其湖泊的生產力,將縮減二十%至三十%。

圖為由於中國與越南市場需求量增加,穿山甲已成為全球走私最多的哺乳動物。(法新社)

圖為由於中國與越南市場需求量增加,穿山甲已成為全球走私最多的哺乳動物。(法新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