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觀測站》重新擦亮「MIT」招牌

2019/05/22 06:00

想要重新擦亮「MIT」招牌,必須牢牢掌握這波台商回流契機。(資料照)

美中貿易戰火猛烈,外商掀起撤離中國浪潮,台商也加速遷移生產線,短短5個多月,台商回台投資已達2884億元,今年5000億元目標可期;《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日前就以「此貨來自台灣」為封面故事,報導台商及港商轉移台灣的趨勢。過去20多年國內產業外移,導致「MIT」(台灣製造)招牌漸趨黯淡,想要重新擦亮「MIT」招牌,必須牢牢掌握這波台商回流契機。

5月初中國背棄談判承諾後,美中貿易戰火全面引爆,從關稅戰打到科技戰,川普政府出招愈來愈狠,祭出提高關稅、全面課稅、禁止採購到出口管制等措施;北京當局則因手上籌碼有限,反制措施相對無力;從目前情勢發展研判,川普似乎要打到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為止,中國是否因此步上日本「失落20年」的後塵,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目前中國仍為台灣最主要的出口及投資地區,美中貿易戰勢必波及台灣,近來台灣對中國及美國出口明顯消長,整體出口減緩,不少「紅色供應鏈」廠商受到影響;未來若美國對中國商品全面課稅,導致「蘋果供應鏈」重傷,短期台灣出口及GDP(國內生產毛額)都將折損,部分外銀甚至估計台灣經濟成長可能減少1個百分點以上。

然而,這場貿易戰對台灣也有正面效應,除了短期的轉單效應之外,更重要的是台商移轉生產基地的風潮。過去國內產業外移嚴重,外銷訂單一半以上在海外生產,導致國內投資不足,影響就業及薪資成長;如今台商紛紛回台投資,包括多家電子大廠等,對出口、消費、就業及薪資等都有正面貢獻,不僅有助於帶動台灣經濟成長,也可使國內經濟發展更為均衡。

這次台商大舉回台投資,可說是20多年來罕見,政府除了提供相關誘因及協助排除投資障礙之外,也應該積極輔導廠商升級及轉型,台灣已不再適合發展勞力密集產業,應加速轉型智慧製造、高附加價值產業等,讓台商能在台落地生根,而非像過去一樣逐水草(低成本)而居。(鄭琪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