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復育「古來種旱稻」 馬太鞍歡喜收割

馬太鞍部落復育古來種旱稻,光復國小小朋友當割稻小幫手。(記者花孟璟攝)

馬太鞍部落復育古來種旱稻,光復國小小朋友當割稻小幫手。(記者花孟璟攝)

2019/07/18 05:30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稻穗上有長長稻芒,馬太鞍部落古來種旱稻cilipeday,因為商業品種競爭,已幾乎被族人遺忘,只剩長輩仍念念不忘它特殊的香氣和好滋味!經農改場協助育苗,今年三月下旬部落族人展開旱稻復育插秧,原訂週末收割的稻子,因丹娜絲颱風接近,昨提早收割。馬太鞍部落撒巴勒奧(sapalugau)文化產業協會副總幹事黃俊龍說,今年第一批收成後,未來希望擴大栽培,發展釀酒或體驗等產業。

今年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展開「阿美族古來種陸稻復育計劃」,將部落吳連妹阿嬤家中保存的小包古稻品種,培育成秧苗,三月廿七日在馬太鞍部落撒巴勒奧文化產業協會旁邊一小塊田地進行插秧,經過一百多天生長,原訂本週六要收割。

協會副總幹事黃俊龍說,颱風接近,讓部落族人前天下午緊急開會,由於稻穀已九分熟,擔心下雨打溼了稻穀,會讓好不容易長大的古來種稻子泡湯,決定趁好天氣趕緊割稻。

由於古來種稻芒很長,無法用收割機,上午的手割稻除了部落耆老、青年動員來幫忙,放暑假的光復國小阿美族孩子也來體驗「第一次用手割稻」,現場還以「手工打穀」脫去穀粒。

參與的十七歲部落少年李禮謙(Angah Somiko)放暑假回來幫忙,他說,能跟在部落耆老身邊學到種稻的文化十分幸運,雖然很累,但是文化就是需要年輕人傳承,自己能為部落做事,覺得很高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