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顫抖症病因 台美合作領先發現

台大醫學院助理教授潘明楷(右三)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師郭昇翰組成研究團隊,領先全球找到顫抖症致病機轉。(記者簡惠茹攝)

台大醫學院助理教授潘明楷(右三)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師郭昇翰組成研究團隊,領先全球找到顫抖症致病機轉。(記者簡惠茹攝)

2020/02/19 05:30

小腦細胞蛋白減少 導致肢體顫抖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組成跨國合作團隊,領先全球找到顫抖症的致病機轉,主因人體小腦細胞中的GluRd2蛋白減少,導致小腦不正常共振而產生肢體顫抖症狀,團隊更進而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小腦腦波檢測技術;研究成果上月登國際頂尖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且已有多家國際藥廠爭取合作,著手開發新藥。

由台大醫學院助理教授潘明楷與美國哥大醫學中心醫師郭昇翰組成的研究團隊,是全球首次找到顫抖症致病機轉。潘明楷指出,原發性顫抖症是最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成人超過四%有此疾病,老年人更高達二十%,盛行率更是帕金森氏病的五倍,造成人類生活很大困擾,但至今疾病成因不明、缺乏客觀診斷工具,而且目前藥物效果不好。

逾4%成人罹病 老人更高達20%

潘明楷表示,小腦是控制人體動作協調的地方,團隊研究發現,顫抖症病患的小腦細胞中,控制神經連結的GluRd2蛋白會減少,導致小腦神經纖維過度增生、小腦細胞產生過強連結,造成小腦神經過度共振,進而產生顫抖症狀。而小腦神經的共振異常,更可成為檢測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生物標記,幫助臨床診斷和藥物開發。

多家國際藥廠 爭取合作開發新藥

潘明楷說明,找到機轉的關鍵,在於團隊結合哥大完整腦庫、病理專長,以及台大動物研究及先進光電技術,先從顫抖症病患腦庫的病理分析,觀察到顫抖症特有的小腦結構和分子變化,並在小鼠實驗中,透過光遺傳學技術,以不同波長的光當作開關,來控制腦神經放電,證明神經和顫抖的因果關係,透過光照讓小腦共振,就會出現顫抖,抑制小腦共振後,顫抖會消失。

潘進一步指出,過去受限於小腦外有很多肌肉干擾訊號,學界很難開發工具監測小腦腦波,研究團隊則利用更先進的電子科技克服問題,開發出全球第一個可以檢測小腦腦波的工具,進而可了解人體動作和腦部變化的關聯性,更藉此可用非侵入性方式紀錄人的顫抖狀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