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避免道德爭議 配套應周延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無心跳器捐雖然是國際趨勢,但有專家認為,相關配套必須設計周延,以免被誤解為「為摘取器官,把還沒死的病患的維生系統提前拔除」,可能引發道德爭議。
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舉例,哪些人才適合做無心跳器捐?心肺復甦術多久無效,才算失敗?撤除維生系統後,心跳停止後多久才算真正死亡?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討論。
雖然全球首例的心、肺、腎、胰臟的移植,均靠無心跳捐贈的器官,腦死觀念建立後,因腦死者仍有心跳與循環,器官品質較佳,無心跳器捐移植逐漸被捨棄。
後來隨著醫療進步,與騎車戴安全帽政策落實,腦死人數逐漸降低,器官來源漸減,一九九○年代末期,各國又回頭發展無心跳器捐,並改善器官保存方式,又以荷蘭最積極。據二○○三年統計,該國腎移植有四成來自無心跳器捐者。
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表示,無心跳捐贈雖是趨勢,但所能增加器官來源畢竟有限,台灣腦死器捐推動還有待加強,應該先立法推動強制性的「必要詢問」,同時讓健保卡加註器捐意願更方便。
魏崢表示,台灣應仿美國,醫師依法必須告知末期病人的家屬有權捐贈器官,此即「必要詢問」。但衛生署目前傾向不強制推動,想以醫院評鑑牽制,魏崢認為,如此效果恐怕很有限。
重視器捐家屬哀傷輔導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秘書長吳英萊則認為,政府應重視器捐家屬哀傷輔導。器捐家屬聯誼會會長張奇香表示,只有幫助家屬走出陰霾,讓他們成為傳播器捐觀念的種子,才最有說服力。
還想看更多新聞嗎?歡迎下載自由時報APP,現在看新聞還能抽獎,共7萬個中獎機會等著你:
iOS載點 https://goo.gl/Gc70RZ
Android載點 https://goo.gl/VJf3lv

-
光彩炫目!發現一座用銀打造的傳奇廟宇
-
拍婚紗照找了一流攝影師 拍出這樣的結果來
-
打電話恐嚇帶刀械到高雄捷運 視障男子被逮
-
美中展延貿易談判 川普預期3月與習近平會面
-
貿易戰休兵期限將至 川普將與中方代表會面
-
新竹鐵釜日式料理 讓老饕魂縈夢繫
天天吃好料》土城老張牛肉麵 飄香30年
天天吃好料》通霄千賀餐廳 香酥魷魚絲超下飯
天天吃好料》台南「貴記」美食 一站式吃遍台南小吃
天天吃好料》台南榮膳餐廳 牛肉加豆花超新奇
天天吃好料》台南透南風咖啡 與土地的美好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