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菜市場政治學》為什麼「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民:關於自由貿易,人們所想的是…

318學運將屆滿一週年,回顧當時,運動的引爆即為馬政府堅決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而台灣人民卻對此協議抱有疑慮,最後激化成兩者之間的對抗。但人民為甚麼對政府宣稱會帶來經濟利益的「服貿協議」怯步呢?本篇作者將由三個不同的角度切入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思考吧!

陳方隅/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學博士候選人、顏維婷/美國俄亥俄州大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本文為318週年系列第一篇

利大於弊(Z>B)絕對是2014年台灣社會的最熱門關鍵詞之一。馬總統和政府不斷強調與中國簽訂服貿協定是利大於弊,不過,看起來人們似乎不太買單這個說法。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時就要來配上鐵獅玉玲瓏的台詞:「代誌沒這麼簡單,鏘鏘鏘鏘鏘~」本文從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單憑「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們去支持貿易協定。

為求討論方便,我們先假設服貿協定的確是利大於弊,先不討論政府拿出什麼樣的資料和研究證實這件事情。假設我們先相信,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而這份報告也是政府最主要的依據),台灣與中國簽訂服貿,可以增加GDP 0.025%~0.034%。

既有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影響人們支持自由貿易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經濟上的考量,也就是說只要個人受益就會支持,這是最傳統也最廣為接受的理論。第二類是整體社會的考量,也就是說人們會去看看整體社會的經濟狀況如何受到影響,如果認為整體社會因此受益,就會支持。第三類是說,人們的「非經濟觀點」也會影響支持,例如民族主義、愛國心、社會信任、認同,學術上稱做符號政治(symbolic politics),有別於前兩類理論的物質層面(material interest)解釋。

來源:三立新聞網

個人經濟利益決定對貿易協定的支持

傳統的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人們都是理性自利的(self-interest)。一個政策只要對自己好就會支持,對自己不好就會反對。聽起來好像是廢話,不過這個重點在於self。當一個貿易協定會讓個人受益,也就是說收入會因此而增加的時候,那麼人們就會支持,反之則不支持。

研究者怎麼去判斷個人會不會受益呢?首先,有學者提出了要素模型factor endowment),這是奠基於自由貿易的理論基礎——李嘉圖所提出的「比較利益法則」。例如,當一個勞動力充沛而資金相對較少的國家A,要去和一個勞動力較少但資金較多的國家B簽訂貿易協定,假設你是一個A國的勞工,那麼你就是擁有「比較利益」較高的要素(factor),所以你就會獲益;但如果你是A國的資本家,你較有可能會受害。

第二,除了你是勞工還是資本家這樣的差別之外,個人所具備的條件也是關鍵要素,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官員最愛講的「競爭力」。當一個人受教育程度愈高、擁有的技術愈無可取代時,在自由貿易當中就愈有可能是受益者,例如:白領階級、專業技術工程師。反之,當一個人教育程度愈低,擁有的工作技能「被取代性」愈高時,在自由貿易當中就會是受害者。(技術的特殊性=skill specificity)

在現有的研究當中,幾乎大家都發現同一個現象:收入愈高的人愈傾向支持自由貿易;教育程度愈高的人愈傾向支持自由貿易。(最有趣的是:為什麼在全球的各種抗議全球化、自由化的大型社會運動中,總是有超多大學生跑去抗議呢?他們理論上是最具競爭力的人耶!)

第三,學者提出「特定產業模型」(specific sector model):除了個人競爭力之外,產業的競爭力也很重要。例如在一些傳統產業當中,即使你是整個公司的最高技術總監,但在自由貿易之下,可能整個產業都外移到國外,或是整個產業敵不過國外的便宜產品之競爭,就算你的技能再高,但整個產業因為「比較利益」輸人,所以在自貿當中變成輸家,在這種狀況下人們就不會去支持自由貿易。學者在做研究的時候會去測量一個人所處的產業,其所收到的關稅保護程度、政府補貼程度高低。目前所在產業受政府保護程度愈高,則代表在自由貿易開放之後會受到的衝擊愈大。當然,人們的態度也受到特定的貿易協定所包含的開放產業所影響。

以服貿來說,其涉及的64開放項目一共包含了上千種行業,影響到超過四百萬人、近九十萬家公司行號,人們必然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所在的產業,到底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這個時候,就絕對不是一句「利大於弊、整體GDP會增加」就能解決人們心中的疑問。從政府所辦的十五場公聽會內容來看,產業代表們的疑問還滿多的(重點整理),可惜政府官員不管是經濟部還是陸委會的回應都千篇一律,就是謝謝指教或者是「該產業不會有影響」,這樣的回應方式真的不能怪罪人民不相信政府。對一般人來說,簽服貿會影響到吃飯問題,不能開玩笑的!

整體社會利益決定對貿易協定的支持

人都是理性自利的,不過,人也是群居的動物,就如同英國詩人多恩(John Donne)所說的:沒有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學者發現,人們在思考對自由貿易的支持時,會去考慮這個貿易協定對整體社會有沒有好處。(sociotropic view)

有沒有覺得:太好了!這就是馬總統和政府想要的理論!不過,事情仍然沒有這麼簡單。(哪尼?不是只要證明服貿利大於弊就可以了?)這是因為,人們在考量貿易協定帶來的經濟影響時,有可能會是「回溯性」,也可能是「前瞻性」。有人會用過去的經驗來判斷說一個政策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也有人會去看未來到底是不是利大於弊。這時就有一種可能:有些人去評估2010年簽訂ECFA到現在的狀況,發現不但沒有像政府講得這麼美好,甚至還變更差,所以就不支持服貿了。這就是一種回溯性的思考(retrospective vs. prospective)

更重要的是,評估貿易協定對總體經濟的影響,不是只有GDP會增加多少以及薪水會不會漲而已,人們還會去注意「分配」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人們覺得一個自貿協定會增加貧富差距,讓自己跟有錢人的所得差距愈來愈大,那麼就傾向於不支持這個自貿協定。這麼說來,其實關注貧富不均也是很理性自利的一種行為!

而在服貿的爭議當中,政府似乎並沒有拿出適當的說法來說服人民。經濟部的其中一種主要回應是:FTA跟貧富差距無關,因為「分配問題靠的是國內的政策工具,與FTA無涉」(新聞稿)。問題在於,自由貿易協定的本質就是會有贏家和輸家,明顯就是「有涉」,怎麼會無涉?

政府的另一種說法是:中小企業也可以到中國去投資呀!這樣就不怕經濟利益集中在大企業手上了(新聞稿)。呃……政府官員好像沒有搞清楚,你不能叫自貿當中的輸家自己想辦法跑到跟我們簽貿易協定的國家去賺錢,然後說這樣就不會有貧富差距了。

另外有研究指出,如果政府端出補償輸家、彌補貧富差距的政策,那麼人們就會比較支持自由貿易。在這邊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加碼從2011年起為因應ECFA所提出的「952+30億元補償預算」要來補償受到影響的廠商,這絕對是在理論上有所根據的,而且這個作法也比經濟部發新聞稿說FTA 無關貧富差距還要好太多。

不過,根據最挺政府的旺中這篇報導指出,這筆錢「多半是錦上添花」,「在協助轉業、再就業與就業安定等損害救濟上,4年內都判定『沒有受衝擊產業』,對服務業與勞工受衝擊的因應相當不及格」。也就是說,政府沒有積極去評估哪些服務業、哪些勞工是服貿的受益/受害者,所以即使提出補償金,也無法真正補償到需要的人,因此無法讓人們放心支持服貿。

來源:C.C. by David Whitehall 

非經濟因素對貿易協定支持的影響

除了經濟因素到底是不是「利大於弊」之外,學者發現人們的許多情感上的因素也會影響對貿易協定的支持。

首先,民族主義的情感是一大重點。學者發現,當人們對自己的國家愈感到驕傲、愈覺得身為自己國家的公民是很光榮的、愈覺得自己對土地是很親近的、愈覺得自己的國家比其他國家都還要優越,那麼就會愈傾向於反對自由貿易。這個研究成果也在歐洲國家得到證實:民族主義情感愈高的地方,愈反對歐盟經貿自由化。學者們對這個現象的解釋並沒有太多解釋,大致上是說,這可能是因為人們覺得反正我們自己夠厲害,不用靠外國商品了。

第二,當人們愈以自我為中心,愈常歧視其他族群的時候,也愈傾向於反對自由貿易。這是因為信任感的問題,當你愈不喜歡另個團體的人,愈不相信其他人的時候,就更不可能去相信國外來的商品和服務(筆者是覺得這個解釋有點牽強,不過還是報告一下目前的研究成果)。

同理,一個更直接的理論是,當我們愈不信任一個國家的時候,就愈不喜歡跟那個國家做貿易。如果從過去的各種調查研究,以及筆者自己進行的調查研究來看,台灣人對周邊國家從1-10給好感度的分數,平均而言,日本大約都可以拿到6-7分,好感度最高,美國大概5-6分,東南亞國家例如泰國、馬來西亞大概5分上下,中國的分數大概都是低於5分,而且標準差最高,也就是大家給分的起伏差距最高。(筆者進行調查的時候因為棒球輸給韓國,所以台灣人給韓國分數超低,大約只有3分。但同樣輸給日本卻不會有這種效應,這還滿有趣的)

從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來看,非經濟因素更是非常重要。學者陳陸輝等人的研究,標題相當傳神:「理性與感性」。當人們考慮到要不要跟中國擴大經貿交流、簽訂貿易協定的時候,理性因素(自己會不會賺錢)和感性因素(認同政治、符號政治)一樣重要。感性因素包括:台灣人認同、政黨認同、統獨傾向、省籍等等。

常有人說:哎呀你們不要逢中必反啦!其實這句話並不精確。因為台灣人並沒有逢中必反,而是當我們在考量與中國大陸的各種交流(尤其經貿交流)的時候,我們絕不可能完完全全只考慮經濟因素,而不受到既有的符號政治、認同政治的影響。理性自利與感性認同是互相影響的!

既有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就已經告訴我們,非經濟因素對於影響人們的貿易偏好很重要,尤其是民族主義情感、人際關係的信任、對我們的貿易夥伴國家的信任三大面向。再加上,台灣跟中國的關係特殊,簽協議並不是普通的兩個政府互相簽署這樣子而已,而是充滿了歷史遺緒、統獨問題、認同情感等等面向。因此,再多的呼籲說不要反中、再多的宣傳就是利大於弊,也不見得能說服人們支持服貿呀!

來源:公民長知識(freecitizen.weebly.com):吵什麼服貿協議?C.C. by Braky 

小結

政府和執政的國民黨,以及服貿支持者們,在過去這段時間最常出現一種疑問:很奇怪啊!政府明明已經大力地宣傳服貿的各種好處,但為什麼人民還是不買單?甚至還有人更義憤填膺指責反對者就是騙子、太陽花就是騙局之類的。筆者認為,其實是政策推動者把自由貿易想得太簡單了。

當然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政府還沒跟上網路媒介的使用。經過十一月底的敗選,318將近一週年後,政府和執政黨終於理解到網路的重要性,開始舉辦各種「網路媒介研討會」,想要跟上鄉民們的訊息傳播方式及速度。筆者認為,政府必須先揚棄那種由上而下政令宣導的思維方式和作法,才有可能更有效率地和人們溝通理念。

除了媒介的使用之外,若我們從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來找答案,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政府的宣傳會沒有效果。原因是:當人們在考慮要不要支持貿易協定的時候,通常都會「想很多」。

第一,人們會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在這個貿易協定中獲益,而這牽涉到自己的專業技能、教育程度、所在的產業是否受到衝擊。

第二,人們會想知道整體社會受到衝擊的狀況,去考慮貧富不均是否會變嚴重,還有去看過去的貿易協定有什麼影響。

第三,除了經濟因素之外,人們會因為非經濟的感性認同因素,而影響到對於貿易協定的支持,例如民族主義情感、國家認同、對貿易夥伴國家的信任程度等等。尤其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特別,更讓貿易協定不是單純的經濟考量就可以解決。綜合這些因素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光是用經濟上利大於弊、GDP的增長這些「拚經濟」的理由,是無法說服大家支持服貿協定的!

經濟部的ECFA官網的說明 (http://www.ecfa.org.tw/)。經濟部在被鄉民質疑到爆炸後,開始急起直追,製作了不少圖文說明。可惜到目前為止,這個網頁的閱讀方式還是對行動裝置很不友善,圖文都無法直接看,必須下載到裝置上才能打開,而且預設檔名都亂七八糟。而且,筆者找了半天還是找不到圖中1~8各項目的超連結在哪裡。在與鄉民溝通方面,政府單位還有許多要加油的地方。

延伸閱讀:林宗弘,〈兩岸服貿協議真的「利大於弊」?統計的科學檢證

參考文獻

一、關於理性自利

Chiang, Chun-Fang, Jin-Tan Liu, and Tsai-Wei Wen. 2013. “Individual Preferences for Trade Partners in Taiwan.” Economics & Politics 25(1): 91–109.
Hicks, Raymond, Helen V. Milner, and Dustin Tingley. 2014. “Trade Policy, Economic Interests, and Party Politic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AFTA-DR.”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8(1): 106–117.
Mayda, Anna Maria, and Dani Rodrik. 2005. “Why Are Some People (and Countries) More Protectionist Than Oth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9(6): 1393–1430.
Rogowski, Ronald. 1987. “Political Cleavages and Changing Exposure to Trad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1(4): 1121–1137.
Scheve, Kenneth F., and Matthew J. Slaughter. 2001. “What Determines Individual Trade-Policy Preferenc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4(2): 267–292.

二、關於sociotropic view

Davidson, Carl, Steven J. Matusz, and Douglas Nelson. 2012. “A Behavioral Model of Unemployment, Sociotropic Concern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Economics & Politics 24(1): 72–94.
Mansfield, Edward D., and Diana C. Mutz. 2009. “Support for Free Trade: Self-Interest, Sociotropic Politics, and Out-Group Anxie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3(03): 425–457.
Margalit, Yotam. 2012. “Lost in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ources of Popular Discont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6(3): 484–500.

三、關於貧富不均與貿易支持

Davidson et al. 2012
Ehrlich, Sean D., and Eddie Hearn. 2014. “Does Compensating the Losers Increase Support for Trade?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the Embedded Liberalism Thesis.”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10(2): 149–164.
Lü, Xiaobo, Kenneth Scheve, and Matthew J. Slaughter. 2012. “Inequity Avers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of Trade Prot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6(3): 638–654.
Naoi, Megumi, and Ikuo Kume. 2011. “Explaining Mass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Protectionism: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 During the Global Recess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5(4): 771–795.

四、非經濟因素

民族主義

Mayda and Rodrik 2005; Mansfield and Mutz. 2009
O’Rourke, Kevin H., and Richard Sinnott. 2001. “The 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Trade Policy Preferences: International Survey Evidence.” In Brookings Trade Forum, 2001, eds. Susan M. Collins and Dani Rodrik.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p. 157–206.
Hooghe, Liesbet, and Gary Marks. 2004. “Does Identity or Economic Rationality Drive Public Opinion on European Integ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37(3): 415–420.

社會信任

Kaltenthaler, Karl, and William J. Miller. 2013. “Social Psychology and Public Support for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7(4): 784–790.

理性與感性

Keng Hsu, Chen Lu-Huei, and Huang Kuan-Po. 2006. “Sense, Sensitivity, and Sophistication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sues & Studies 42(4): 23–66.
陳陸輝、耿曙、涂萍蘭、黃冠博,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7(2):87-125。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陳方隅、顏維婷 為什麼「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民:關於自由貿易,人們所想的是…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不妨至菜市場臉書給個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