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淡江大橋興建與否真該考量的是「對土地的守護」

◎張勳慶

文化部長鄭麗君要在四年內,動用64億元去再造歷史現場,其中位在新北淡水紅毛城列入第二階段,但假若民眾發現到此一遊後,想在歸途中欣賞「淡水夕照」土地和大自然的美景,卻被橋樑破壞,那除了掃興,更多的是無法彌補對這對土地的虧欠。

淡江大橋完工模擬圖。(取自交通部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北區臨時工程處網頁)

7月底,一群由學術和藝文界發起的愛淡水陣線,成功達到萬人連署,要求在最後關鍵時刻,政府重新思考停建總工程費達147億的淡江大橋,其中除了淡海新市鎮入住居民不多,又有輕軌興建,淡江大橋實無興建必要外,另一個最重要核心,便是淡水夕照將永遠自這塊土地上消失。相較於台北市政府拆除北門高架橋、讓台北古城門重現,中央與新北市可能聯手蓋一個橋把台灣地理美景橋樑腰斬的決定,展現出的人文素養高下立判。

或許有人會說,淡江大橋自1980年提議,1999年後通過環評,於法上已經具備可建理由,今日卻想翻案,那往後國家重大建設又當如何。而此一問題會發生,便是開發建設和人文土地,在這數十年間觀念與思潮的省思。因為人與土地的連結,不能永遠停滯於硬體的建物(古蹟)上,更當包含先人走過足跡,還有土地與地球自然環境下產生的情感。這就有如,我們必須透過雙足去看阿里山雲海,而不是搞個纜車去偷懶又自以為是。

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先前空拍《看見台灣》,讓我們看到這塊土地許多名為建設的破壞。那是從空中往下望,但現在可能不必鳥瞰了,只要再過數年,你我的下一代和來台灣的遊客,看到的淡水夕照即將被橋樑一分為二。這也不光是要如何向下一代交待的問題,而是我們有什麼資格光明正大地當起土地的強盜還振振有詞。現在便是有此種官匪,在藝文團體再三疾呼下,硬是不把先民看過的淡水夕照當成文化景觀去保護。

淡江大橋的興建,將遮擋住著名的淡水夕照爭議一時。(資料照,記者楊綿傑攝)

以往在開發至上的前提下,雲林有了六輕,導致後人痛心反思,看清了隱藏在經濟發展下重商唯利對土地濫用的真相。淡江大橋也是的,是公共工程與國家建設至高下,又一次對國人的考驗。這次會不會又寫錯答案,就看大家的智慧。

(文字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