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富婆霸病床來談「住院」的觀念

姜冠宇

就這次榮總張老奶奶超長期佔床的事件,或許我們討伐老奶奶之餘可以來做點有意義的事,基於健保與醫療資源為台灣困難議題的前茅,我們來好好宣導「住院」的觀念。

歐洲醫療五百年的歷史裡,醫療行為原本是挨家挨戶的,在十九世紀之後,隨著戰爭與現代醫學興起,有了現代醫院集中管理病患傷者才開始出現住院的概念。也就是說醫療行為不必要發生在醫院,而是生命跡象不穩的,需要大量物資人力投入治療的,以及疾病集中管理,才會有住院的需要。

事實上好的醫療不必然發生在醫院內,這是需要一再倡導的觀念。(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所以,生病不必然就是住院,出院不必然非得痊癒,是病情有沒有需要加一道住院處理的程序,而出院時,也是代表剩餘的病情也可以在院外如交由門診追蹤等完成治療或穩定控制。

否則,住院也會帶來許多風險,院內交叉感染,後線抗生素致使抗藥細菌孳生,或是在醫療院所業績管理下也會有過度醫療的傷害,當醫師告知希望你出院,是基於專業判斷你已經不需要該資源,畢竟醫療的每一步都是有利於治療病情同時也有背後不可免的傷害。

當然,基於醫院的公益性,還有人口高齡化之故,我們有「社會性住院」的概念,深怕長者病情穩定後無法銜接出院的接應,但是,這就會是公共財的考驗,若被人性竭澤而漁就會讓社會資源崩潰,是全世界醫療經濟的課題。

榮總張老奶奶佔床如此久的事件是為奇觀,但是其實在大大小小院所都會有各種因素過長住院的現象,有些根本指向病人對院外照顧資源不具信心,因此,或許我們還要強化民眾對基層醫療的信心,過去活躍的醫療都發生在醫學中心,但是事實上好的醫療不必然發生在醫院內,這是需要一再倡導的觀念。

因此在住院之外,社區家庭醫師照顧計劃、社區藥局做健康促進計劃、健全的長照與社會福利機構、擴大安寧走入居家長照、在宅醫療、以及修法試辦遠端醫療平臺,這些都是向下壯大基層,讓醫療走入社會與生活,讓民眾知道原來醫療也可以這麼多元,根本不需要依賴大型醫療院所,這才是進步醫療的全貌,是台灣醫療未來要好好努力的方向。

(醫勞盟發言人/醫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