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美國的一中」非改不可了

四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到數位極權統治的反高潮,而台灣的民主愈益多元開放,竟予中國顛覆可乘之機。(路透)四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到數位極權統治的反高潮,而台灣的民主愈益多元開放,竟予中國顛覆可乘之機。(路透)

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台灣參與案辯論,大會最後否決納入議程。美國等友好國家的挺台行動,最後仍不敵中國的「涉台提案公然干涉中國內政非法無效」。另,我邦交國索羅門上月舉行國會大選,四度回鍋當選總理的蘇嘉瓦瑞表示,正考慮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而美國國務院十六日公布,主管政治事務的次卿赫爾與蘇嘉瓦瑞通話祝賀時,除了討論美索雙邊關係,也針對與澳洲、紐西蘭、日本、台灣在內的其他民主政體建立夥伴關係,對推進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重要性進行討論。

川普上任以來,包括國會在內的友台行動接二連三。今年三月,台灣和美國宣布成立「印太民主治理諮商」平台,還共同舉辦了「印太區域保衛宗教自由公民社會對話」。不過,世界衛生大會,台灣第三年不得其門而入。美國支持台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以主權國家為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似乎並未意涵著台灣應該擁有完整的國家資格。所以,川普就任以來,台灣備受肯定為推展印太戰略最好的朋友、民主的典範、成功的故事、可靠的夥伴、良善的力量,但是,喜樂島聯盟推動公投正名制憲,美國在台協會(AIT)公開表示:「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公投」。

今年適逢「台灣關係法」四十週年,美國多次以行動重申對台承諾,一年內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且高達七次,其重視中國威脅與日俱增下的台灣安全不言可喻。然而,仔細聆聽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口中美方的「消極言行」,不難察覺儘管「美國的一中政策」有異於「北京的一中原則」,但美方還是謹守台美非官方基調,這跟台灣主流民意的國家欲求自是存有距離。美方固然協助台灣穩固邦交國,但本身卻對台美外交關係存而不論,殊為矛盾。在面對中國的戰略架構中,美方顯然有其本位考量。台灣,美國的政策想像,至今仍有別於我們自己的願景。

在貿易戰、貨幣戰、科技戰如火如荼之際,在台海、南海互相較勁之際,在習近平逆轉改革開放做其強國夢之際,在中國明槍暗箭顛覆台灣民主之際,美國的應對側重於戰略再平衡,加大力度協助台灣自我防衛,但對台灣國家正常化,並不積極。事實上,台灣民主化以來,美國的這種政策態度,已經造成一種傾斜現象。亦即,本土政權執政期間,美方嚴格審視執政者,不准稍越現狀一步。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的一邊一國、防禦性公投,備受美方質疑,遂致今日民進黨執政,小心翼翼維持現狀。這對台灣的民主活力,堪稱反作用力。

反觀,親中政黨執政期間,對北京的政策連結不一而足,美方則基於兩岸對話、台海穩定,罕見踩紅線之警告。美方批評習近平改變台海現狀,對台灣的「共促統一」者則未置一詞。美方期待的北京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展開對話,這種願望的實際情況卻是,北京只跟承認「同屬一中」的政府共議統一,四面包抄堅持台灣主權的政府。長此以往,二○二○或未來,紅色勢力滲入台灣,人民選出中國「準特區政府」,高舉台灣民意的旗幟,逐步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回過頭來共同敵對美國,屆時將伊于胡底?

也許,當年「美國的一中政策」形成,存有聯中制蘇、改革開放、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等因素,預期中國的一黨專政,將因經濟發展而帶動政治改革,逐步朝美國所代表的普世價值演變。而當中國走向民主,人民享有自由,兩岸的差異將為之縮小,中國對美國不再具有威脅,則兩岸都同意的歧見解決方案,當可符合美國利益。詎料,四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到數位極權統治的反高潮,而台灣的民主愈益多元開放,竟予中國顛覆可乘之機。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構成威脅,導致從貿易戰為發起點之種種反制。

如此這般,仍停留在「美國的一中政策」的戰略模糊,不僅是美中貿易戰指向價值衝突的一大盲點,更無助於打消中國侵吞台灣之野心,永保西太平洋之和平、安全與穩定。面對習近平的強國夢,若不思對中國霸凌台灣施以釜底抽薪,則如世界衛生大會之有意義參與且不可得,遑論其他?美國的「一中政策」應該跟「台灣政策」脫鉤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