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廢核救家園〉輻污農漁牧 代誌才大條

2015/04/07 06:00

許多媽媽愛買日本貨,卻發現原來許多日本進口食品偽裝產地。(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文/劉黎兒

食品輻射容許基準台灣還採行370貝克基準,比日本還寬鬆。(路透)

許多媽媽因為擔心台灣的油品、調味品有問題,所以醬油、麻油等都買日本貨,現在發現原來許多日本進口食品偽裝產地,其實來自現在管制中的福島核災周邊地區,紛紛問我到底日本食品能不能吃?

業者竄改中文標籤,將不得進口的產地遮蓋住。(資料照,中央社)

我認為這次抓到的日本核災5縣食品闖關,絕對是比不上這4年來,早就進到台灣人肚內輻射污染食品的恐怖程度,因為4年來,衛福部表面上雖然管制核災5縣產品進口,但事實上是不設防狀態,不僅沒要求廠商提具原產地證明或輻射劑量證明書,衛福部檢測輻射污染的能力、方法以及設備都有問題,每天抽檢件數只有香港的四、五分之一,抽檢結果也沒有詳細公布等,才會出現這種偽裝產地的狀況。

日本首相安倍親自出馬大力宣傳福島食品。(路透)

<你知道嗎>食品輻射容許基準 台灣太寬鬆

檢測食品輻射污染的能力、方法以及設備,衛福部有能力把關嗎?(路透)

比起這次搜到的一些加工食品,更可怕的是許多高輻射劑量的魚貝、肉或蔬果、乳品等漁農牧產品,在日本無法流通,近乎滯銷,早就大量進口到台灣,進了台灣人的肚子了。

因為日本從2012年4月普通食品基準就改成100貝克/公斤,但當時衛福部在2012年6月還想把台灣實施的370貝克改為600貝克,簡直就是為了接收日本不合基準、在市面上無法流通的100~500貝克食品進台灣,遭各界阻止而叫停,是非常藐視台灣人生命健康的做法。

日本雖訂100貝克,但事實上連20貝克以上都不賣、不吃的;因為日本災前所有食物是低於0.1貝克的,100貝克是污染1千倍的食物,日本人無法接受,超市不賣20貝克以上的食品,只賣20貝克以下「未檢出」食品。

到現在為止,日本超市連所有國產牛肉都還在全面檢測輻射劑量,而東北地區如新潟的豆芽菜至今也都由廠商自行做檢測後才出售。

台灣卻還在採行370貝克基準,一定要制止370貝克車諾比時代的5毫西弗/年基準。早在1990年ICRP(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就已對所有核電國家提出勸告,應把每人每年承受輻射容許劑量改為1毫西弗,台灣也接受到此項勸告。

衛福部應該要修改重訂食品輻射容許基準,至少是要從370貝克改為100貝克,100貝克才勉強符合每人每年被曝1毫西弗規定,也才合法,而且這只算體內被曝,如果連體外被曝也算的話,至少要50貝克以下。

因此日本超過20貝克或超過100貝克的超標食物,自然會流入超級寬鬆國家如台灣、越南等。

<別傻傻不知>福島食品 大搞宣傳的背後

日本食品到底能不能吃?許多人到日本旅遊看到新宿等街頭在大搞福島食品宣傳,或是日本也到新加坡去舉行福島米展售會,就認為福島食品都能吃了。

其實這是日本政府發了數百億日圓宣傳福島食品,在日本國內外宣傳福島核災已經沒事的形象,可以減少對福島周邊地區產業的損失賠償,也是藉此讓福島人繼續留在輻射污染的福島等生活,其實是很殘忍的做法。

雖然日本政府宣稱去年福島米都沒超標,但也只是沒超過100貝克而已,或許是99貝克;每天幾乎都外食的安倍居然還強調自己都在吃福島米。

福島米檢測方式是在輸送帶上高速掃一下袋裝,很不可靠,即使如此,從鏡頭上也可以看到還有幾十貝克輻射物質。日本婦女雜誌3月還報導,福島米即使送人也沒人敢要,甚至連宮城米等也都出現日本史上空前的打對折出售狀況。

<超標仍在>核災雖4年 仍不能掉以輕心

日本政府雖然拚命去海外如新加坡促銷福島及周邊產品,但至今新加坡、中國、韓國、香港、泰國、俄國等13個國家也還對福島以及周邊地區進行管制,並沒有開放;像韓國也都用100貝克基準,而且因為日本大量排放高濃度輻射污染水入海被揭穿,從2013年9月起嚴格管制日本太平洋沿岸8縣的水產品,只要查出有污染,也都禁止輸入,形同禁運。

日本食品能不能吃?最主要還是幅射檢測體制,雖然4年了,許多食品輻射劑量都降低了,但令人非常不安的是,日本政府從2014年4月起,大部分項目都刪除不檢查,甚至包括深海的鮟鱇魚等,或是容易吸收輻射的藍莓等都不檢查了,2014年4月起至今年1月也還是有456件超標,福島及周邊食品並非沒超標。

<漁獲打哪來>輻污水排太平洋 日人怕怕

不僅如此,日本政府從2015年4月起還把輻射檢測項目又減少20項,在東北以及關東地區17都縣,現在變成只檢查45項,而且都是只檢查在市面不流通的野生菇類、獸肉等,讓日本人非常不安,也遭到國際批判。

因為明明福島核一廠4年來每天都放出數百噸高濃度輻射污染水到海裡,太平洋沿岸污染非常嚴重,魚類依然有39種是高濃度污染的,像是岩魚740貝克、黑鯛魚510貝克、鱸魚470貝克等;現在日本許多超市魚貝類都標明捕捉海岸,每天晚上超市剩的魚貝都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北部,可見日本人自己也怕怕。

因為日本幾乎都不檢查,因此只好進口國家自己檢測,台灣現狀形同無檢測,因此消費者只好自求多福,像現在台灣管制的也只有福島及關東5縣,其他如東北的岩手、宮城等地則沒有管制,而這兩年這些地區海產恢復出貨,但日本國內市場接受度有限而且流通管道非常複雜,因此都銷往海外,像是鮑魚等就是銷往台灣。

<6月新制>注意產地 保自身健康

我建議即使6月起進口食品開始要有產地證明,也還是要特別注意盡量吃名古屋以西的產品,或是北海道西邊的產品;而且理解哪些食品比較容易吸收輻射物質,例如菇類、芋類、薯類、筍類、柿乾、莓類等,或是容易吸收輻射的海底魚如比目魚、鱸魚、鰈魚、平鮋(石狗公)等或是淡水魚(山林輻射污染沖入河川)如岩魚、香魚、鯉魚等,蘋果如果確實知道是青森、秋田等地就沒問題。

此外,除了日本進口食品外,因為台灣老朽核電會釋放低劑量輻射物質,加上台電亂燒低階核廢料,釋放大量輻射物質,台灣各地輻射劑量不輸給福島災後的東京等許多地區,尤其最近每次測量劑量都越來越高;台灣輻射食品測量除了焦點放在日本進口外,台灣本地也應該測量才是!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